原標題:巴以雙方雖暫時罷手,局勢暫歸平靜,但對峙仍在持續——
巴以停火協議難止戰
日前,加沙地帶巴勒斯坦武裝派別與以色列軍方達成停火協議,當地局勢逐漸恢復平靜。此前,巴以雙方沖突不斷,對抗呈升級之勢。這一轉變,即停火協議的達成,能否為巴勒斯坦與以色列長期圍繞生存權及領土、宗教權益的斗爭畫上休止符,為巴以帶來真正的和平值得持續關注。
脆弱的停火
5月3日,兩名以色列士兵在加沙居民的抗議活動中被開槍打傷,以軍隨后轟炸加沙地帶致使兩名哈馬斯成員死亡。哈馬斯和杰哈德隨即向以境內發射數百枚火箭彈,巴以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隨后,沖突進一步升級,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在埃及、卡塔爾和聯合國的多方斡旋下,沖突在持續3天后開始緩和,巴以5月6日正式達成停火協議。停火協議達成后,以色列要求巴勒斯坦人完全停止“回歸大游行”,但遭到加沙地帶各派直接拒絕,這很可能會成為下一次巴以沖突的直接導火索。巴以雙方雖暫時罷手,局勢暫歸平靜,但對峙仍在持續。
巴以問題由來已久,自1993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簽署《奧斯陸協議》以來,巴以和談經過雙方20多年的努力,仍未取得突破性進展。自2018年3月底起,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帶邊境地區開始舉行“回歸大游行”,巴以雙方在加沙地帶與以色列交界地區便沖突不斷。此次交火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連任以來加沙地區巴以沖突首次升級,也是2014年7月以來巴以最嚴重的一次沖突,給脆弱的地區局勢再次敲響了警鐘。
失衡的天平
外部環境的變化使巴以力量對比的天平發生傾斜。近段時期以來,中東地區局勢發展總體上不利于巴方,如以色列方面的咄咄逼人、地區國家對巴以問題的漠視等,都使得巴勒斯坦方面失望甚至是絕望的情緒不斷發酵。尤其是近一年多來,美國在巴以問題上過度偏袒以色列的做法,也在不斷刺激巴勒斯坦人敏感的神經。在此輪巴以沖突中,特朗普接連發布兩條推文為以色列站臺,卻無視以色列對加沙地帶人民使用武力的行為,以及那里日益增加的傷亡人數。這對于巴方來說顯然是不能接受的。
巴以力量對比的變化更使巴內部趨向激進。由于中東大環境的變化,巴勒斯坦人的傳統支持者海灣阿拉伯國家減少了對巴反以斗爭的支持,而伊朗和土耳其對巴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這使得與伊朗、土耳其關系密切的巴激進派別更加活躍,影響力也得到提升,而過去同海灣國家關系向好的主流溫和派別在民眾中的號召力則有所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巴以問題通過談判解決的希望更加渺茫。
遙遠的和平
巴以此次停火協議的達成,離不開埃及和卡塔爾的積極斡旋。埃及與以色列現在處于和解狀態,與以色列存在對話渠道;而卡塔爾與哈馬斯本身就有著良好的關系,對其有一定影響。兩國的主動調和,加之巴以雙方也都有了停火意愿——哈馬斯無力抵抗以色列的猛烈炮火,以色列也不希望使沖突升級為戰爭,把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巴以問題上。因此,停火協議可謂“水到渠成”,但導致巴以可能再次爆發沖突的各種隱患依然存在。未來,巴以局勢很可能延續沖突、停火、再沖突的惡性循環。
從沖突根源來看,巴以之間的矛盾是結構性且難以調和的。巴以問題集領土糾紛、民族沖突、宗教矛盾和大國爭奪等諸多因素為一體,是二戰后中東地區持續時間最長、爭端參與方最多、最為錯綜復雜的地區矛盾。其所涉及的邊界劃分、耶路撒冷歸屬、巴勒斯坦難民回歸以及猶太人定居點等問題,均關系到雙方的重大核心利益,解決難度較大。談判的成敗最終將取決于巴以雙方領導人能否達成妥協。
巴勒斯坦國內的派別斗爭對巴以和談進程發揮著重要影響。更為棘手的是,包括哈馬斯在內的部分巴勒斯坦激進派別堅決拒絕與以色列進行直接談判,明確表示“不會與巴以直接談判發生任何聯系”“不承認未來通過直接談判達成的任何協議”,多次在公開層面稱以色列為“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和“臨時政權”。同樣,以色列則將哈馬斯定性為恐怖組織,拒絕其作為解決巴勒斯坦最終地位問題的談判對手。以色列和哈馬斯在敵對的思維下構建著關于對方的想象,如果巴勒斯坦建國問題遲遲不能得到突破的話,以色列和哈馬斯重開戰端的可能性就一直存在,巴以之間的和平也就難以早日實現。
此外,美國在巴以問題上的雙重標準也不利于巴以問題的解決。美國既是巴以和談的主要推動者,也是以色列最堅定的盟友,而特朗普政府較往屆美國政府更為偏袒以色列,使得巴以和談進程會更加復雜化。近期,美國官員透露,美國將在齋月后向巴以送上“大禮”,即推出所謂的旨在全面解決巴以問題的“世紀協議”。該協議是特朗普政府醞釀已久的,因為不包括“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建立兩個國家”等巴勒斯坦方面關切的內容,一直遭到巴方強烈反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秘書長埃雷卡特曾表示,“世紀協議”旨在用“援助換和平”,而不是通過談判達成協議,它使一方獲利、另一方利益受損。同時,埃雷卡特強調,任何脫離國際法和聯合國決議框架的解決方案都將是“空中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