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一大"代表中,有一個人名叫陳潭秋。
日前,記者到武漢空軍虎泉干休所采訪了王韻雪老人。
王老今年84歲高齡,說起她與陳潭秋半個多世紀的生死情緣,不禁感慨萬千--
熱血少女
王韻雪1917年出生于江蘇金壇,兄妹3人,小時候家里生活還算小康,有200多畝地,父親自己開私塾,教她學習。1931年父親病故后,母親把她和妹妹送到新式學堂讀書。
數學家華羅庚是她的表哥,當年在清華大學當職員,在華羅庚的動員下,她哥哥也去清華大學讀書,還參加了"一二九"學生運動,回鄉之后又發動她和妹妹參加抗日救亡運動。王韻雪和妹妹串聯同學下鄉搞宣傳,唱救亡歌曲、演話劇《放下你的鞭子》等等,把金壇的抗日運動搞得轟轟烈烈。
1937年,國民黨縣政府為此要逮捕韻雪姐妹,二人聽到風聲便趕往南京哥哥的同學陳瑛家暫避。后又通過進步人士曹孟君女士介紹到宋美齡辦的后方傷病員醫院,兩人做些義務為傷病員寫信讀報、換藥等工作。
一個月后,姐妹倆去南京夫子廟,偶然在書攤上看到鄒韜奮主辦的《生活周刊》,上面登著"延安社會科學院招生"的廣告,并稱咨詢地址在南京傅厚岡88號南京八路軍辦事處。在曹孟君女士和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的幫助下,二人幾經周折,于1937年11月經西安到達延安。
經過政治考試,王韻雪被分配到陜北公學第六隊,學習統一戰線、游擊戰等革命理論。
1937年12月,王韻雪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相識相愛
1938年,經過3個月的理論學習,王韻雪等20多人被黨選派到新疆加入新兵營,學習俄文,準備做俄文翻譯。王韻雪任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