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辰哲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四平保衛戰第一階段結束后,東北民主聯軍雖然重創了71軍87師,但71軍迅速和新一軍靠攏,齊頭向四平殺來。此時,重慶談判已經到了關鍵階段,延安要求堅決保衛四平,不僅是為了以四平之戰贏得談判桌上的有利地位,而且還
要在四平一線將蔣軍的攻勢徹底遏止,以期達到蔣軍占領沈陽以南,我軍占領長春、哈爾濱以北
,從而
平分東北的目的。
林帥喊出了“堅決與敵決死一戰”的決心,但壓力卻空前之大。
(一)鄭洞國指揮擅長攻堅的新一軍和
71
軍穩扎穩打,迂回包抄讓林總無比難受
作為進攻方,鄭洞國在抗戰時期就曾親率第5軍榮譽第一師強攻昆侖關,后來又出任新1軍軍長,國軍裝備最為精良的兩大王牌中的王牌主力師新38師和新22師都在其麾下,在攻堅頑強的日軍守備陣地方面,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鄭洞國以新1軍30師擔任正面主攻任務,以新38師進攻老四平,從左翼側后迂回保衛四平。在這個有正有奇的攻擊中,鄭還從左翼的新38師左翼又派出71軍攻擊八面城,不但是對四平再做了一個大迂回,甚至還可以直出長春。
至此,四平保衛戰已經沒有任何懸念。
為防止全軍覆沒,林帥果斷地組織了四平撤退。
至19日天明時,我軍已經撤離城市外25公里。直到19日下午1點,蔣軍占領四平,持續月余的四平保衛戰結束。
(四)我軍遭受入關以后第一次重大傷亡,深入反思教訓卷土重來
在整個四平保衛戰中,我軍傷亡總數達
8000
人以上,元氣大傷。
特別是許多抗戰的老兵戰斗骨干傷亡甚多。黃克誠的3師7個旅,原為井岡山老部隊,四平撤退之后只有3000余人。萬毅的3個師原有13000人,在四平撤退之后只有5000人,完全失去戰斗力。
事后,郁悶的林帥在指揮所掀了作戰處長的桌子。
他總結反思了幾點個人看法:第一點就是“和平空氣是最害人的”,第二點是低估了全美械裝備的蔣軍,新6軍的加入不僅讓我軍反擊計劃泡湯,其快速突破三縱防線還打破了均衡,直接導致了四平失敗。
所幸
,
林帥及時組織了撤退,保存了有生力量。
四平之后,我軍徹底認清了形勢,改組了東北最高機關
——
東北局,以林帥代替彭真作為書記,將東北大權集
于
一身。
兩年后,這些當時和林帥一起從四平敗走的弱小各路部隊,成長壯大為不遜色于“五大主力”的王牌部隊,從松花江卷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