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日下午,約克鎮巴比肯中心燈光搖曳,全世界數以億計的斯諾克球迷目光聚焦這里,開賽前觀眾席間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氣氛不像是比賽,更像是一群人在慶祝豐收,只因他們“收獲”了奧沙利文。一層的球迷心滿意足,愜意地坐在那里,二層的球迷神清氣爽,好像是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等待披荊斬棘走來的兩個人講述“未知的美好”……
9個小時后,當來自東方的泉水如激揚清波注入靈魂,所有人都有些凌亂,他背靠的到底是斯諾克的圍擋還是拳擊的圍繩?他就是奧沙利文!即便已經捧杯,他還是不斷給我們帶來未知的美好,從未讓我們失望。
極簡主義,他就是自己桿下的母球
登場啦!依然是一襲黑色戰袍,顯瘦、顯酷、顯精神!奧沙利文的襯衫從五顏六色到黑白兩色,再到現在的純黑色,這是著裝的極簡。記得奧沙利文游走在黑白兩色襯衫的那些時間,很多球迷都說穿白的打不好,穿黑的打得好(2014年5月份的事兒就不提了)。不知是巧合還是他也有意識,總之他現在把黑色戰袍固定下來。我們看著,心里踏實!
揮手示意!什么也沒帶,除了桿兒,算是空著手來的……球桿盒放休息室,加長把用不著,母球不往我夠不著的地方走不就行了!實在不行,各種套筒也足以為我所用。
左手開球,四庫跑球,聯想到北愛賽的“雜耍”開球,我們能感受到奧沙利文冷靜得可怕。不同的比賽,不同的對手,選擇不同的打法,結果卻同樣的可怕!比起早年間的“胡來”,現在的“胡來”已經做到隨心所欲不逾矩,這種對自己的控制,就像他桿頭驅動母球那樣自如。
老北京天橋撂地演出有句話叫“把式把式,全憑架勢,沒有架勢,不叫把式”。雖是相聲演員嘴里的俏皮話,但也說明姿勢的重要性。手捧魔鏡,問問亨德利:“皇帝皇帝,誰是世界上擊球姿勢最美的人?”“羅尼!”皇帝如是說。皇帝惜字如金,并沒細說哪里美,可能他看奧沙利文擊球就是“心里美”。
奧沙利文的這一套擊球動作依然蘊含著他一直追求的極簡主義,不拖泥帶水,不思考人生,這算是整體印象。
從細節上說,第一美,身材好。奧沙利文是典型的穿衣顯瘦、脫衣有肉。上半身筆直,并沒有彎腰駝背,走起路來鏗鏘有力。由于他不穿緊身西褲,所以俯身擊球時,褲腿自然下垂,褲縫垂直于地面,自然而穩定。第二美,手架美。因為奧沙利文手指要比一般人略長,手指自然分開微微隆起后顯得特別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