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闕興明;圖片來自網絡
印度雖然在南亞算是一個大國,但它一直有想變成一個世界大國的夢想,而且用其總理莫迪的話來說,印度要成為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由此以來,它要成為世界大國,就必須首先在亞洲挑戰中國的大國地位,所以印度在許多國際事務上一再挑戰中國的事就成了家常便飯。日前,又爆出了類似這樣的消息,而且比以前來的更為氣勢洶洶。
11月6日,《環球日報》援引印度Zee新聞網報道,稱“為了對抗中國,印度與10國分享實時海上情報?!睋⑦M一步披露,這是印度歷史上第一次把海上情報與印度洋沿岸10國分享,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斯里蘭卡和毛里求斯等。這的確是一個重磅消息。消息的來源也十分真實可靠,據悉,是印度海軍參謀長蘭巴在果阿海事會議上發表聲明時透露出來的。而且,這則消息在印度國內被宣揚得非常高調,印度Zee新聞網居然大張旗鼓地宣稱莫迪政府這一舉措與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日益強硬的態度有關。
印度方面既然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就很好理解了,其實就是點明要針對中國。眾所周知,印度今年夏天在中國洞 朗與中國邊防部隊越境對峙長達83天。其間不僅國內爆發出諸多莫名其妙的動蕩與沖突,而且被巴鐵在克什米爾地區不斷地教訓,然后于無奈之中被迫灰頭土臉地撤回,是既輸了面子又輸了里子。除此之外,消息里面提到了中國在南海的問題,這很顯然是與中國近期與南海國家進行聯合演練的事情有關。10月31日,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舉行了海上聯合搜救演練,說明中國與東盟國家邁開了在安全防務合作方面的步伐。而印度此刻恰好提起此事,也正從側面反應了印度“小人長戚戚”的心態,顯得是妒火攻心。
而事實上,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并不是如印度所說的這般“態度日益強硬”,恰恰相反的是,中國一直在南海周邊推行的是睦鄰友好政策,跟南海國家是與鄰為善、共同發展,就算跟有領海爭議的國家也是進行“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開放包容性的友好合作。中國提出的《南海行為準則》倡議已經得到了幾乎全部南海國家的一致擁護。近日,《南華早報》就對此做出了“中國不是敵人”的評論。再反觀印度,印度對其周邊國家的野心和貪婪幾乎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對孟加拉、斯里蘭卡、不丹等小國至今還處于控制或半控制之中。目前,印度一反常態,假惺惺說要把自己的海上情報與10國共同分享,這無疑更加暴露出了其虛偽的真面目。
當然,印度做出這種掩耳盜鈴的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今年7月8日就有消息稱,印度將邀請東盟10國領導人,出席明年1月在印度舉行的的共和日游行和慶典活動。據分析,這固然只是一次壯聲勢、充門面的活動,但由此也反應出了印度因其實力不濟而需要拉攏東南亞國家來與中國對抗的焦灼心理。當時,印度最權威的媒體《印度時報》就對此事妄稱“當中國的軍事力量在該地區變得日益堅定和咄咄逼人時,印度希望增強與東盟國家的防務關系”?!逼鋭χ钢袊馐且缬谘员?!另外,同是7月份,緬甸國防司令敏昂萊訪問印度時,印度方面也表現出大獻殷勤的丑態,稱要對緬甸提供高額的軍事援助。而且在稍后莫迪訪問緬甸時,又一家印媒《印度快報》也露骨地評論稱“莫迪此行就是要阻止中國對印度鄰國的拉攏”。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與印度媒體相反,緬甸國內媒體卻對此基本保持緘默??梢哉f,這是印度的熱臉貼了緬甸的冷屁股。
經過對以上分析,印度摒棄了“不結盟運動”的傳統政策,在印度洋、南海周邊國家之間上躥下跳,處處針對中國,其實正好反應了其自身實力不足而又想硬撐著要與中國對抗的病態心理。印度面對與中國差距越來越大的現實,卻又不自量力想挑戰中國,可謂是賊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