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即將來臨,長大了的小編很懷念這個曾經屬于自己的節日,而現在這個節日是屬于00后的。00后的童年是網絡的童年,隨處可見互聯網的蹤影。
沙坪壩區,一個小女孩在用手機玩游戲
隨著時間推移,00后已吸引越來越多的目光關注。00后一代中,如今年齡最大的不過14歲,但甫一出生,就處于互聯網的“包圍”中。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00后在互聯網世界的表現更加耀眼。“六一”即將到來,我們一起走進00后的世界,看看他們在網絡世界中度過的不一樣的童年。
萬州區,新廣育才中心小學學生在多媒體教室玩電腦
“那繁華落盡,留下的只有遍地憂傷。”
“事實再一次告訴我,男人并不是好東西。”
“今天,心痛了,碎了,寒了,哭了。”……
你以為在看瓊瑤小說?錯了,這是一群十來歲00后小屁孩的QQ簽名而已。不少網友看過后,驚呼“瓊瑤式愛情”都讓00后給玩壞了。
近日,國內十五個城市團委發布了調研報告——《媒介與兒童:2013 中國青少年宮兒童媒介素養狀況調研報告》,報告顯示:6~12歲的00后觸網相當普遍,不僅行為思想趨于“早熟”,行為更是和成年人相差無幾。令人不得不感嘆,曾經那些只關心玻璃珠、動畫片的單純少年早已不再,剩下的,卻是一群受到網絡文化洗滌的“成人小孩”。
成人化情感
12歲男孩寫“心碎感覺”
網名為“Lvme alone”的小曾,家住渝中區,今年12歲的他,是一名小學六年級學生。“520網絡情人節”的前一天,小曾在自己名為“愛情,那是什么”的QQ空間里更新了簽名:“終于明白了什么叫犯賤、什么叫犯傻”。
而他的上一個簽名更新于5月6日,內容是“心碎的感覺好痛 我都要窒息了”。
原來幾天前,他向一位暗戀的女生表白,遭對方拒絕,讓他倍感失落。
小曾的行為并非個案,吳老師是新村同創國際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她透露說,經常有學生到她辦公室來匯報“愛情故事”,“像某某又喜歡上某某啦,剛剛表白被拒啦之類,讓人哭笑不得”。
成人化娛樂
4歲娃耍游戲 大人都不會
家住大渡口的汪女士的女兒涵涵今年才4歲半,但她已經開始像十多歲孩子的母親一樣,為女兒的“電腦游戲癮”而傷腦筋。
“女兒從兩歲多就已經會玩蘋果手機和IPad了,到三歲就會自己下載游戲,有些游戲,連我都不會玩。”汪女士無奈地搖搖頭說。
和汪女士有同樣苦惱的,還有家住謝家灣的秦小姐。她的弟弟今年上初一,平常最喜歡的就是玩在線網絡游戲,“《穿越火線》、《冒險島》、《魔獸世界》……只要看見別的同學玩,他就很快學會,然后玩上癮。”
秦小姐對此非常擔憂,“真是搞不懂為什么一個初中生會專注于這種成人的游戲。”后來她從弟弟口中得知,這個游戲在班里男生中非常受歡迎,幾乎人人都會玩。
據《2013中國青少年宮兒童媒介素養狀況調研報告》顯示,在全國兒童家庭中,手機普及率為97.8%,還有67.7%的孩子接觸過平板電腦。其次,有90.1%的孩子接觸過網絡游戲,54.6%的孩子明確表示喜歡網游,65%的孩子每天玩網絡游戲。
“00后本來就是抱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長大的,對網絡再熟悉不過。并且他們玩的游戲,類型和成年人相差無幾,甚至很多成年人對游戲還不如一個小孩熟練。” 中國兒童中心教育活動部部長王秀江博士評價。
成人化社交
QQ群、朋友圈一個不少
12歲的璐璐是楊石路小學一名六年級學生。周末的下午,她忙著在自己的班級QQ群里下載照片。
這個名為“加油,楊石路聯萌班”的QQ群里一共有53個成員,幾乎囊括了班內每位同學。最近班里同學舉辦生日派對,按照“慣例”,照片都被發到群共享里。
“QQ是我們最重要的溝通工具。”璐璐說,除了QQ,微信朋友圈也是朋友交往的重要陣地。
據最近一份調研資料顯示,在通訊方式的選擇上,84.80%的00后明確表示自己擁有QQ,其中69.7%的孩子每天使用QQ進行交流,有85.4%擁有QQ群,51.1%的孩子表示QQ是最重要的通訊工具。
“年輕一代的社交,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對新媒介的使用,并且在網絡媒介的活躍度也絕不會輸于成年人。”王秀江博士說,00后的社交整體上表面上呈現出成人化的趨勢,實則反映的是00后對社交有更大需求,“成年人有的社交媒介,他們也有,甚至比成年人更加能‘玩得轉’,比如QQ、微信,甚至微博”。
聲音
網絡是把雙刃劍
家長要跟上
對于00后在觸網過程表現出來的成人化趨勢,國內知名教學網站“一起作業網”總編輯唐曉蕓表示,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00后,從小就能接觸互聯網上的海量信息,“耳濡目染下,不可避免思想、行為、意識都會受到影響,自然會呈現‘成人化’傾向”。
對于00后在網絡上接觸到大量不良信息,王秀江博士解釋,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多接觸互聯網,有利于鍛煉和拓寬孩子的社交能力。在今天,掌握熟練的互聯網技術,已經成為年輕人必須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能。
如何正確監督和引導00后接觸網絡?王秀江提出了幾點建議:作為家長,不能簡單杜絕孩子接觸互聯網。可以通過親子交流的方式,了解孩子的想法,融入他們的世界,取得他們的信任。對于網絡上的一些傳言,家長也要多進行引導,學習辨別真偽。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