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要帶大家走進的是敦煌。敦煌市,隸屬于甘肅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qū))的交匯處。位于絲綢之路上,以敦煌石窟和壁畫聞名天下。敦煌在多數(shù)人腦海里都意味著荒無人煙的景象,許多詩詞歌賦也賦予敦煌一種蒼涼感。
說起敦煌的景點,可以分為東西兩線瀏覽,東線主要景點是莫高窟和鳴沙山,都距敦煌市區(qū)較近,路程在0.5-2小時之間。西線相對來說要遠很多,長約300km,往返時間需要7到8個小時,西線旅游的特點是蒼涼和悲壯,有很濃重的歷史厚重感。西線的主要景點包括: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河倉城、玉門關、漢長城遺址、雅丹魔鬼城、陽關。
小編今天主要推薦5個景點:莫高窟、鳴沙山、雅丹國家地質公園、月牙泉、陽關。
莫高窟
莫高窟由敦煌莫高窟數(shù)字展示中心和莫高窟實體洞窟兩部分組成。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jīng)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guī)模,現(xiàn)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圣地。歷朝歷代,無論貧窮富有,古人們用自己的方式在這里塑造著他們的信仰,值得代代珍惜,是敦煌必去的景點之一!
莫高窟有2種票。一種是預約票,每天只發(fā)6000張,可以看一場電影+8個窟,還會有導游帶隊介紹,這種票由于發(fā)放少游客多,所以建議大家提前預定,節(jié)假日時至少提前一個月預定。還有一種是應急票,只能看4個窟,沒有導游講解。
鳴沙山
鳴沙山,由流沙積聚而成,綿延數(shù)十公里,因沙動有聲而得此名。
自古歷來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難以共存,但在鳴沙山中,卻能看到沙漠與清泉相伴為鄰的奇景。月牙泉被鳴沙山環(huán)抱,長約150m,寬約50m,因水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這是鳴沙山景區(qū)最著名的地方,充滿了色彩和生機。
鳴沙山的沙是五色的,沙粒有紅、黃、綠、白、黑五種顏色,晶瑩閃亮、五彩繽紛,是鳴沙“三寶”之一。建議在下午5點以后進去,沙子沒那么燙,還能等到日落,穿條顏色鮮艷的裙子拍照超美的,還能在沙子里面摸爬滾打!
從敦煌市可以坐公交車過去,直達景區(qū),一張門票可以在三天之內(nèi)進去2次,記得第一次出來的時候驗證臉部,下一次就能免費進去了。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風蝕作用形成的獨特地貌,其壯麗、雄渾和奇幻,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領略。公園內(nèi)集中連片地分布著各種各樣造型奇特的風蝕地貌,例如,“蒙古包”、“駱駝”、“石鳥”、“石人”、“石佛”、“石馬”等,千姿百態(tài),惟妙惟肖。它宛如一座中世紀的古城,世界許多著名的建筑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它的縮影,令世人瞠目。夜幕降臨之后,尖厲的勁風發(fā)出恐怖的嘯叫,猶如千萬只野獸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也因此得名“魔鬼城”。
在蒼茫的戈壁上,風沙把堅硬的泥土雕刻成了千姿百態(tài)的藝術品。地面被青黑色的粗砂粒鋪滿,除了在地面行走的游覽人之外,似乎沒有任何有生命的東西存在,離這里不遠就是羅布泊。當落日的余暉灑向整個戈壁時,在這片土地上站立了億萬年的“西海艦隊”會展現(xiàn)出蒼涼、雄壯的美。
月牙泉
月牙泉和鳴沙山就在同一個地方,月牙泉被鳴沙山環(huán)抱著,“山泉共處,沙水共生”說的就是月牙泉和鳴沙山的相輔相融。
天下沙漠第一泉。月牙泉因其形酷似彎月而得名,東西長僅300余米,南北寬50米左右。泉水的周圍生長著濃密而茂盛的蘆葦叢,就像美人纖長的疏密有致的眼睫毛一樣。關于月牙泉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實際上,月牙泉之所以能千年不填,完全是因為三面環(huán)山的地形,從東面來的勁風,會把滑下的黃沙又全部吹到山上。但無論怎樣,鳴沙山都因有了這汪泉水而更加靈動。
陽關
作為絲綢之路南路必經(jīng)的關隘,位于敦煌市西南古董灘附近的陽關是漢代對通西域的重要門戶,如今的遺址只是一個小土臺。在陽關博物館里,兵器與農(nóng)具的展示向我們展示了當時將士駐守邊疆的情景,遠離家鄉(xiāng)的他們在出征時往往是九死一生、馬革裹尸。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聚散悲歡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陽關是軍士們?nèi)找拱咽氐囊切攀箓兏鼡Q馬匹的驛站,是商人們打尖歇腳的旅店,是游子們瞭望故鄉(xiāng)的危樓,是思婦們懷念親人的坐標,是詩人們抒情言志的意象,是后人追尋歷史的符號……陽關累積了太多的歷史記憶與文化想象,目前此地僅存一座被稱為陽關的漢代烽燧遺址,聳立在那個大墩之上。山前面,是一片一望無際的沙漠。
你去過這些地方嗎?它們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記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