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健身俱樂部需求漸起,并有望進入高速增長期,長期有4-5倍發展空間。伴隨新型連鎖健身俱樂部、個人健身工作室、健身類APP等更多參與者加入其中,看似火爆的健身市場,健身俱樂部經營的真實狀況又是如何呢?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健身俱樂部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分析報告》整理顯示,2015年我國健身房市場約為700億元,預計,到2020年我國健身房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30億元,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2%。
從競爭格局看,目前國內尚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全國連鎖健身企業,健身俱樂部區域特征明顯、競爭格局較為分散,15家具備規模優勢的區域龍頭合計市占率不足12%。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健身俱樂部行業分析報告》整理
目前傳統健身房普遍面臨這租金、營銷成本、融資等難題,也反映出了整個傳統健身房市場的行業痛點:
1、盈利模式單一。健身房收入多依賴于單一的年卡收入。年卡+私教收入占營收90%以上;2、教練水平層次不齊,服務質量不佳,客戶粘性低,導致續卡率低;3、經營受時空限制,使得單店的輻射范圍相當有限。4、租金成本不斷上揚,讓租賃為主的健身房經營成本年年大幅度上升。5、行業門檻不高,競爭者加速涌入,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健身出現的新模式,對傳統健身俱樂部的經營更是形成了新沖擊。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私教工作室的興起。數據統計,目前全國已有2000家私教工作室,多由資深的教練創立,實行一對一精品教學,沖擊著傳統的健身房經營。
二、新型健身俱樂部興起。網上自由選課,按課時收費,運營模式多樣化,解決了傳統健身模式的諸多痛點。
3、互聯網+健身項目,通過線上獲取流量優勢并向線下滲透。
可以說,當前我國健身俱樂部行業正面臨重要拐點,未來健身業已經無限趨于零售化。Mini健身倉、小型健身房和單體操課工作室成為健身零售三大業態。
因此,基于產品特性,未來一個健身用戶的健身產品使用周期,將是“Mini健身倉——小型健身房/操課工作室——健身俱樂部器械區——健身俱樂部私教。”這一金字塔模型,將構成未來健身大市場的主要產品矩陣。
傳統健身俱樂部和互聯網健身此消彼長,可以預見,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快速變革的中國健身業將迎來巨大紅利。對標美國成熟的健身市場,中國健身仍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未來發展潛力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