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產業是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極力扶持推廣的支柱產業之一,放任這種狹隘種族主義情緒泛濫,短期效果是害人害己,長遠看則不能害人,只能害己。若不能切實打擊這類暴力排外行為,確保外國僑民安全,外國人和外國錢,只怕都會被嚇跑的。
文 | 陶短房
當地時間10月23日前后,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發生多起針對中國留學生的威脅、毆打事件,其中最惡劣的一起是,兩名中國高中留學生在堪培拉沃登區巴士轉換站等車時遭到多名當地青少年“借煙”,遭拒絕后留學生被野蠻毆打圍攻,更被辱罵“滾回中國”,其中一名男生眉骨開裂、一目暫時失明。
更為惡劣的是,事發時,當事人兩次向步行距離僅一分鐘的警察局報警,結果一次被以“有重要案件處理”“對青少年無能為力”等理由拒絕,另一次姍姍來遲,最終沃登區巴士站事件受害人還是靠中餐館保安出面解圍,方能脫險。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發布消息 圖片來自網站截圖
毆打中國留學生已事涉“仇恨行為”
在21世紀的今天,不論以任何國家、任何社會的法律、道德尺度衡量,這種赤裸裸針對一個族裔、一個合法存在群體的歧視、語言攻擊和肢體暴力,都是事涉“仇恨行為”的嚴重事件。按照澳大利亞當地的標準,這已涉嫌違法甚至犯罪。
正如澳大利亞當地主流媒體澳洲廣播公司所承認的,兩名未成年中國留學生并未做出任何不當或過激行為,而圍攻他們的當地青少年則不僅使用了暴力,更使用了種族歧視性語言——換言之,兩位受害者僅僅因為“長得像中國人”而遭到群毆,這種邏輯和行為不僅是對全體華人的侮辱和侵犯,也是對澳大利亞法律體系的無視。
此次事件中受害人兩次報警的遭遇系澳大利亞主流媒體所報,想來屬實。近在咫尺的警局,態度如此冷漠,行動如此顢頇,令人不可思議。如果這種現象系無心之過,則當地警察體系需要極大改進,方能滿足最基本的治安需要;若系有心所致,則這種“看族裔下菜碟”的邏輯,是遠比出警遲緩本身更危險的“險情”。
▲被毆打學生眼眶淤青 圖片來自微信公號外交之聲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