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屹;圖片來自網絡
伴隨美俄全球軍事博弈加劇,為加強自身應對美國軍事威脅的能力,俄羅斯展開一系列軍事動作。然而,就在此關鍵時刻,俄軍方導彈試驗卻出現重大事故。新設計的導彈升空后突然失控爆炸,所幸沒有人員傷亡,但這仍給俄軍一系列武器升級計劃帶來不小的陰影。
2018年12月12日據新華社報道,由俄羅斯“金剛石-安泰”公司研制生產的一種計劃替代正在服役的S-300型防空導彈的中程地對空防空導彈S-350日前進行試射。結果導彈升空后不久便失去控制并在空中爆炸,所幸爆炸既沒有對地面建筑物造成損傷,也未造成人員傷亡。
作為俄軍現役主力防空導彈,S-300不僅技術成熟而且非常契合俄軍戰術特點。近日,俄羅斯中部軍區新聞處就發布消息稱,中部軍區駐哈卡斯共和國導彈旅S-300防空導彈系統班組已經成功進行一次實彈演習。演習內容是有假想敵巡航導彈來襲,值班班組很快發現并鎖定敵方導彈,之后成功擊毀地方導彈。與此同時,該導彈旅還成功擊退假想敵機群。
從演習中不難看出,S-300可靠性很高且俄軍防空/反導部隊已經圍繞S-300形成一整套有效偵察與攻擊體系。然而,作為冷戰時期產物,S-300的缺陷也不可忽視,如系統裝備過于復雜,作戰準備時間長且重量過大等。經過幾輪改進,S-300的技術提升空間已經很有限。而此次事故中的S-350便是S-300的替代型號,可嚴重爆炸事故很顯然會對替代計劃產生消極影響。
事實上,導彈凌空爆炸并非俄軍近來唯一事故。就在前段時間,俄羅斯海軍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號突然起火,造成一名水兵喪生,但設備未受到嚴重破壞。表面上貌似火情處于可控范圍,但要知道,這艘航母自從被決定賣給印度后就“火氣很大”。早在2012年該航母在巴倫支海試航途中就出現過起火事故,當時航母正嘗試提速,結果8個鍋爐有7個沒啟動,其中一個發生爆炸。
數日前,俄羅斯圣彼得堡緊急服務部門又發布消息稱,圣彼得堡海軍部造船廠在建的“維克托·切爾諾梅爾金”號柴電破冰船在當地時間11月27日晚發生火災。火災造成內殼板、線路與電氣設備受損,總損失超過150萬盧布。據稱,該破冰船若建成,將是世界上最大柴電動力破冰船,俄方計劃用它替代兩艘于2015年退役的破冰船,此次火災無疑令建造進程受到影響。
接二連三的事故表明,俄羅斯軍工系統很大程度上還存在著管理混亂,資金短缺及安全意識淡薄等問題。如“庫茲涅佐夫”號試航期間鍋爐失火就是因為所用材料不過關,而“維克托·切爾諾梅爾金”號破冰船出現事故則是因為施工方為趕工期而沒有遵守安全生產條例,這些問題很容易對俄羅斯整體軍事建設產生影響。
如今,美俄之間對峙正到一個微妙時刻,俄方各種軍事動作非常頻繁。若此時軍工系統“頂不上去”,不僅會給造成巨大損失,還可能影響國家長遠戰略規劃,甚至因此讓美國產生戰略誤判。所以俄軍工企業有必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避免此類事件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