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國內二手車市場蓬勃發展,日前,二手車電商優信集團的一筆5億美元的融資,讓飽嘗資本寒冬后的二手車電商們再次歡騰了起來。同時,二手車行業在政策效應的刺激下,政策層面對于限遷的不斷解禁、破冰,給二手車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2016年二手車全年交易額度估計5926億元左右,交易額環比增長7.06%,截至2016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到了1.94億輛,新注冊量和年增量均達歷史最高水平。汽車產業能有如今的大好局面,與宏觀政策效應的不斷釋放有直接聯系。在購置稅優惠政策延續的影響下,2017年的汽車產業將持續迸發活力。
即便如此,二手車電商在整個市場的滲透率依然不高。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二手車市場競爭與企業競爭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二手車電商行業總融資額超過55億元,平臺交易規模達到101.2萬輛,滲透率僅僅處于5%-10%。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各電商燒錢砸廣告,巨額補貼車商,密集式、高成本的地推,都希望借助強大的數據技術能力來洞悉消費者行為。結果卻只打造了一個流量入口,流量無法有效形成交易量。
當前阻礙二手車行業的發展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消費者對二手車了解不透徹,擔心買到問題車,第二,二手車經銷商普遍面臨著營銷信譽危機。第三,“限遷”成為二手車正常流通的主要瓶頸。
要想實現“活躍二手車市場、營造二手車自由流通的市場環境”,取消限遷及實現交易透明是二手車市場健康發展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更好的發展二手車市場除了國家政策的支持與規范,還需要從自身修煉,公開透明行業規則。
在巨大的市場“蛋糕”刺激以及二手車電商們的廣告大戰之下,在二手車市場步入千萬量級后,二手車電商平臺也開始了新一輪的爆發與競合。
研究人士預計,2017年國內二手車行業將有明顯的變化,到2018年上半年將迎來行業爆發期,主要表現在行業增速或超過15%。預計2020年我國二手車市場將突破萬億級,復合增速約為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