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市老年大學后湖校區電腦班學員正在學習網購
網購逐漸被老年大學學員接受。記者走訪我市多所老年大學發現,老年學員網購常使用淘寶、京東、拼多多等APP,所購物品涉及教材、演出服、米油、單反、手機、家電等,有學員一年網上消費高達2萬6。
網購一年花了2萬6
“購物車已經裝滿了,準備在雙十一那天‘剁手’。”11月8日上午,市老年大學后湖校區電腦班學員肖藝珊將6瓶玉蘭油加入到了自己的淘寶購物車里。記者看到,肖藝珊的購物車中,還裝有高清數碼攝像機、獼猴桃和裝飾品等準備雙十一當天下單的商品,價格從30多元到300多元不等。
73歲的肖藝珊是位“網購達人”,有著8年多的網購歷史,手機上裝有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搶優惠券、富友收件寶等六七種網購APP。“廚房里的東西基本上都是網上買的,一年要花1萬多塊吧,已經離不開網購了。”
市老年大學后湖校區電腦班班長余艷莊告訴記者,班上有不少學員喜歡網購,上課用的教材、衣服、米和油、單反、手機、家用電器等都在網上購買,平時一個月網購2-3次,每筆消費數十元至上百元。“網購不是年輕人的專利,老年人也喜歡在網上買東西,既實惠又方便。”
“去年雙十一熬到凌晨12點多下的單,那個點買便宜。”江漢區老年大學聲樂學員吳茹芳網購近7年,每年開支的大致情況都會記在本子上,她淘寶一年的消費最高記錄達26000多元。“這兩年網上消費也不少,基本上已經不去實體商店了。”
買出了經驗不盲目消費
記者走訪發現,淘寶、京東、拼多多三款購物APP普遍受老年學員歡迎,一些經常在網上“淘寶”的學員總結出了不少網購經驗。
“買之前會看買家的評價,主要是看差評。”江漢區老年大學智能手機班學員劉義華說,好評可以通過刷單造假,差評更具有參考價值。
除了看網友的購物評價,肖藝珊認為網上購物時最好選擇旗艦店,還要關注商品的銷量、賣家的售后服務等因素。“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消費,不能盲目地買,也不要貪小便宜。”
市老年大學香江路校區老師張欽教了10年的電腦和智能手機課,據他觀察,不少老年學員出于心理不自信、擔心質量和安全等原因,對網購持謹慎態度。張欽老師建議,老年人網購時應選擇京東、蘇寧易購等質量有保障的平臺進行消費,可通過購買價格較低的小商品逐漸增進對網購的認識,同時多參考網友的購物評價。“出現質量問題時,要通過平臺售后服務解決,不能不了了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