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處打探,搜羅資訊,發現和健康相關的最新信息,或試譯或綜述或解讀,爭取以最快速度傳遞給您。天冷了,又到了抗霧靄的季節,今天為您呈報關于污染的最新研究報告。
我們聽說過垃圾圍城,聽說過癌癥村,我們一起期盼藍天碧水。污染可以影響健康,這已是常識,但若問情況到底有多嚴重,可能會各執一詞。最新一期的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雜志的一份研究報告,給出了準確的答案。
這項大型研究的領導者,是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全球衛生院院長蘭德里根,共有47位科學家和公共衛生政策制訂者參與了研究,研究的特別之處是首次嘗試將所有形式的污染造成的疾病影響和數據匯總到了一塊。其結果令人震驚。
標簽研究報告指出,2015年全世界因暴露于毒性引起的疾病死亡人數達900萬,占全部過早死亡的六分之一,這只是估算,實際死亡數可能更高;與污染有關的死亡、疾病、福利支出等,造成了4.6萬億美元的損失,這是全球經濟總量的6.2%。900萬人因污染死亡,這是因吸煙死亡人數的1.5倍,是傳染病中的艾滋病、結核病、瘧疾等死亡總人數的3倍,是因交通意外死亡人數的6倍,是局部戰爭和暴力事件中死亡人數的15倍。
報告指出,很多國家仍然沒有將污染治理當作優先事項來處理,受污染影響嚴重的是非洲和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還沒有建立空氣污染監測系統。印度是受污染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每年有250萬人因污染而死,每4名過早死亡的患者中,有1名是污染造成的。其他因污染死亡人數占比超過20%的國家還有孟加拉、巴基斯坦、朝鮮、南蘇丹、海地。
標簽污染影響嚴重的國家,如印度,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提高車輛和工廠的排放標準等,但缺少整體的規劃,對農作物秸桿和垃圾焚燒、濫用化石能源、施工灰塵等缺乏有效防范。以傳統節日排燈節為例,雖禁止銷售煙花爆竹,但擋不住人們的慶祝熱情,節日次日的PM2.5濃度會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極限值90倍,也是印度自己設立標準的22倍。專家們警告說,僅處理一種或幾種污染,不會有效降低死亡率,污染治理需要綜合行動。
污染給人們健康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常見的空氣污染會使哮喘、慢阻等發病增高,也證實,污染是致癌的重要因素。面對污染,個人是脆弱和無奈的,就算有錢有勢的人,也沒法享受“空氣特供”,我們只能盡可能加強個人防護,并祈禱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環境早日重現。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由專業人員制作,以科學與人文視角多維度觀察生命健康,包括醫事、史話、日常、展望、心理、房內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