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孤鶩
近期中東地區的鏡頭因美國與伊朗的博弈而專注于海灣地區,這一地區持續升級的局勢也使海灣地區的局勢持續升級。由此一來,人們對敘利亞戰場的關注度也略有減弱。而在這一段時間里,敘利亞人也沒有閑著,在近一段時間,敘俄聯軍借助西方國家關注重心轉移的空檔,對敘利亞西北部的叛軍武裝發動了全面進攻,試圖借助這一“天賜良機”在盡可能短時間內消滅叛軍的主力部隊。而近日,俄羅斯派出了兩架全球最大的量產戰略運輸機,給駐敘俄軍帶來了大量補給。
據中東媒體報道,日前俄羅斯空天軍的兩架安-124抵達敘利亞境內的赫梅明空軍基地,運來了大批重型武器,包括上百枚新型空對地、地對地導彈、先進的防空系統等大量重要裝備,這為接下來俄軍的攻勢提供了武器裝備上的保障。安-124盡管不如安-225那樣能夠帶給人們一種“震撼”的感覺,但這款重型運輸機勝在得到了量產,其最大150噸載重能夠攜帶大量如彈道導彈、主戰坦克之類的重武器。只要其出勤率能夠得到保障,完全能夠在輔助其他運勢方式的情況下,支持在敘俄軍軍事行動的后勤。此前在委內瑞拉,俄就曾派遣安-124遠赴委內瑞拉,運送大量人道主義救援物資。
而白宮方面知悉這一情況后,敏感的美國人嗅到了危險來臨的氣息,立刻召開新聞發布會,呼吁敘利亞戰場各方勢力保持克制,不要加劇中東的緊張氣氛。盡管美國目前在敘利亞問題上擺出一副中立的嘴臉,但其在此前一段時間呼吁敘利亞戰場停火失敗的情況下,通過支持土耳其以及該地區其他在敘有既得利益的國家,向敘利亞境內派遣了大量的軍隊,同時也向叛軍援助了更多的武器裝備。美國試圖通過與上世紀八十年代相同的手段,讓俄羅斯陷入與阿富汗一樣的“戰爭泥潭”。在這樣嚴峻的局勢下,俄方并沒有與西方扯皮,而是化身為完全的“行動派”,全力以赴投入到敘利亞的“最后一戰”中。
海灣地區局勢持續惡化無疑為俄敘帶來了一個機會,在美國將精力大部放在圍堵伊朗的情況下,盡管美軍撤離敘利亞的計劃被擱置,但就多國聯軍在敘利亞的武裝力量,暫時還沒有能力對俄敘聯軍的攻勢做些什么。作為美俄在中東地區博弈的焦點,敘利亞戰場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這兩個大國的神經。而美軍在中東地區持續增兵,而俄軍選擇針鋒相對,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顯然是在這一問題上展現了自己的強硬立場。為了保證不要同時“點兩把火”,避免未來在對伊朗本土展開軍事行動的同時與俄軍發生武裝沖突,美國人在近期估計會想辦法,通過外交手段緩和美俄兩國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