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阿里之后,中老年人又被騰訊盯上了?還沒有被完全開發的中老年市場,陸續迎來互聯網巨頭們的青睞。繼阿里之后,騰訊好像也意識到了銀發市場的重要性……
3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查與大數據研究中心和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生活在此處2018”年度發布會,共同發布了《中老年互聯網生活研究報告》(《報告》)。這份《報告》研究的是中老年人群對于互聯網的參與和融入情況,是社科院和騰訊研究院歷時一年,用訪談、調查、大數據分析等方法研究得出的成果。
先來看看《報告》中的幾組數據:
1. 微信中老年用戶中,75.8%會上網看新聞資訊,超半數(56.6%)可以自己搜索想要獲取的資訊,還有一些中老年人(45.9%)會關注瀏覽微信公眾號文章。中老年也在漸漸學會使用年輕人的生存技能:手機支付(51.5%)、手機導航(33.1%)和打車服務(25.8%)。
2. 中老年人瀏覽網絡內容排名最靠前的是與慰藉心靈、調節情緒有關的心靈雞湯和幽默段子,分別有76.5%和72%的中老年用戶瀏覽了這些主題,中老年人上網時的情感和溝通需求更加突出。
3. 中老年人受騙信息類型排名前三位的是免費領紅包(60.3%)、贈送手機流量(52.3%)和優惠打折團購商品(48.6%),中老年人的信息甄別能力需要加強。
......
根據《北京晚報》的報道,在這場發布會上,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透露發起這項研究的目的:“拉平網絡社會里的距離,讓連接賦能帶來的幸福有更多保障”。還表示這是騰訊提出“科技+文化”戰略的初心。中老年人正在成為網絡世界里最大的新增群體,“騰訊通過互聯網與數字技術的賦能,讓更多人一起共享數字時代的幸福”。
這樣的說法很熟悉。
就在今年2月1日,淘寶剛剛上線了“親情版淘寶”。淘寶稱推出親情版淘寶,是站在消費者需求的角度來看的,同時也符合淘寶要打造社區化、內容化和社交化的方向。虎嗅文章《淘寶弄了個“老年版”,是要干什么?》中有更詳細的內容,可以移步查看。
在1月底的發布會上,淘寶還公布過一組數據:國家官方公布的60歲以上人口有2.3億之多;在淘寶過去30天的訂單數據中,共有5000萬訂單的收貨手機號都沒有對應的淘寶賬號,這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庭成員在幫忙代收。而這也正是淘寶發掘銀發市場的契機。
阿里的動作不小,騰訊一定不想落后,況且微信還處在流量急需變現的狀態下。
如今微信已經奠定了自己巨大的流量入口的地位,亟待要做的就是考慮如何將流量進行變現,騰訊最近在流量變現上的嘗試就是小程序。不管是廣告招商,還是從小程序為切入點,加大對線下零售的投資與合作,都是騰訊在變現能力上的試水,再配合支付功能形成自己的閉環生態鏈。
2016年微信統計的數據顯示,微信上超過55歲以上的用戶僅占1%,全國老年人口多達2億。若是能加上這2億多的老年人口紅利,騰訊無疑就又多了一個早日實現流量變現的機會。
再者,如果說阿里為了發掘銀發市場,開發出了一個類似拼多多的、主打社交電商的老年版淘寶,那另一邊騰訊的做法就是直接投資了拼多多。
在2016年中旬,騰訊就參與了拼多多的B輪1.1億美元融資。而之后拼多多的成績也沒有讓騰訊失望。在崛起兩年多的時間里拼多多就有了近三億多用戶,商品銷售總額從2016年初的每月1億元人民幣,增至2017年中旬時的每月40億元人民幣。拼多多用低價、拼團、社交等功能攬入一眾消費者,用戶畫像顯示,30歲以上的用戶占去其用戶總量的一半,其中更不乏有大量的中老年消費者。
如果拼多多是騰訊打入中老年市場的利器,可以說在這個消費場景里,騰訊并沒有失去先機。
如此,在銀發市場里,阿里巴巴和騰訊很可能已經狹路相逢了。
2898站長資源平臺網站排行榜:http://www.2898.com/rank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