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北省武漢市精心籌辦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
江城掀起尚武風潮
金秋十月,湖北武漢丹桂飄香,景色宜人。
一個藍色的精靈,洋溢著熱情自信的笑容、手持火炬在荊楚大地奔跑……兵兵,中華鱘卡通形象、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吉祥物,以其矯健活潑的造型,在這個承載著許多紅色記憶的城市,備受追捧,圈粉無數。
武漢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崇軍尚武之城。一年后,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圣火將在這里點燃,100多個國家的軍人將以和平的名義在這里相聚。這是我國第一次承辦綜合性國際軍事賽事,也是繼北京奧運會后,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的體育盛會。
極目楚天舒,街頭彩旗無數。“創軍人榮耀,筑世界和平”,飄揚在五彩旗幟上的響亮口號彰顯著武漢軍民的熱情期待,他們為籌備軍運會而進行的卓有成效的籌備工作在這座城市掀起一浪接一浪的尚武風潮。
一場賽會,多維窗口——
“軍營傳軍運”讓市民感受強軍脈動
今年9月,武漢軍運會執委會邀請全國12家媒體從武漢出發,展開“軍營傳軍運”宣傳采訪活動。
十幾天的時間里,來自軍地的眾多新聞媒體記者先后走進軍委訓練管理部軍事體育訓練中心、內蒙古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福建某預備役高炮師和陸軍特種作戰學院等單位采訪,大篇幅報道了部隊官兵的工作、訓練與生活以及軍人運動員備戰武漢軍運會的故事,在江城武漢持續掀起了愛軍擁軍、迎接軍運會的熱潮。
2012年,武漢在全國內地城市中率先舉辦“軍營開放日”活動,到今年已成功舉辦六屆。今年,武漢全市齊心協力籌辦軍運會,“軍營開放日”活動更是受到市民熱捧,極大地激發了民眾的愛國擁軍情懷。
“讓人民群眾愛軍擁軍,首先要讓他們知軍懂軍。”今年全民國防教育日當天,3000余名武漢市民分別走進“上甘嶺特功八連”所在部隊、武警湖北總隊機動支隊等營區,現場品嘗野戰食品、模擬體驗空降跳傘、動手拆裝輕武器……“看到軍隊武器裝備更先進了,官兵戰斗力更強了,老百姓的底氣更足了!”不少市民發出由衷感嘆。
“軍運會不僅是向世界詮釋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窗口,同時也是向民眾彰顯改革強軍全新風貌的窗口。”活動主辦方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籌辦軍運會之年開展“軍營開放日”系列活動,可以讓市民深切體會到和平發展不只是發展經濟,更要建設鞏固的國防和強大的軍隊,讓他們在感受強軍脈動中激發崇軍尚武的城市精神。
一場賽會,多維窗口。記者在武漢野戰國防園看到,這里正在新建射擊館、飛碟射擊靶場、300米步槍射擊場等設施。據工作人員介紹,這里在軍運會賽后將作為全民國防教育基地,除了承接賽事,還將面向社會開放,面向市民開展國防研學課堂活動、武器裝備展示和軍事體驗活動等。市民盛國棟得知消息后欣喜不已:“賽時我一定要爭取來看各國神槍手比賽,賽后更想親自體驗一把。”
記者了解到,籌備本屆軍運會,武漢計劃共新建和維修改造35個場館設施,大部分是對學校、部隊和社會公共體育場館進行改造后利用。在陸軍工程大學軍械士官學校,500米障礙場、300米射擊場、投彈場和越野跑賽道正在建設;在海軍工程大學木蘭湖校區,用于海軍五項中水上救援的游泳館、兩棲越野賽場、障礙賽場和航海技術平臺也在加緊施工。對于武漢市民來說,明年舉行的軍運會海陸空3個軍事五項的比賽,無疑是期待值極高的比賽,相信在以后的“軍營開放日”活動中,市民也將能體驗到更多的軍事競賽項目。
一次海選,萬眾矚目——
要選就選那些具有崇軍尚武精神的人
今年從駐港部隊退伍回到大學校園的李勇,在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新生軍訓結業儀式上,獲準成為武漢軍運會志愿者。作為排頭兵,他帶領其他9名表現優異的新生一同接受了“軍運會志愿者直通卡”,意味著他們從該校5400名大學新生中脫穎而出,成為武漢軍運會志愿者。
招募5萬名賽會志愿者、20萬名城市志愿者,在世界軍運會史上也是創舉之一。這一做法在武漢乃至全國都產生了熱烈反響。選什么樣的人成為志愿者的形象大使?武漢軍運會執委會意見明確:要選就選那些具有崇軍尚武精神的人。
記者從武漢軍運會執委會志愿者部了解到,4月25日,軍運會首批志愿者招募工作啟動。與其他賽事活動志愿者相比,已招募的軍運會志愿者很多來自部隊院校,他們是志愿者隊伍中的骨干力量,在他們的帶動下,沒有軍旅經歷的志愿者將通過扎實的專業培訓后再上崗。這次賽會,志愿服務有3個鮮明的特點:有軍味、更專業、更時尚。其中,“有軍味”無疑是軍運會志愿服務的最大特點。執委會工作人員表示,非軍人志愿者也將和軍人一樣擁有吃苦耐勞、能打硬仗、嚴守紀律等品質。
北京、武漢,軍人、群眾,巨大的力量再一次聚集。9月21日,武漢軍運會軍地雙方志愿者形象大使首次集中公開亮相。從全軍官兵中層層遴選而出的英雄航天員陳冬、乒乓球世界冠軍樊振東等10名軍人志愿者形象大使從北京來到武漢,與10名地方志愿者形象大使會合,在長江之濱共同宣誓為軍運會服務。
一年多來,“服務軍運、奉獻精彩”的志愿者選拔活動在江城開展得熱火朝天。2017年12月29日,在軍委訓練管理部和湖北省武漢市領導的見證下,陸軍工程大學軍械士官學校3000名師生鄭重宣誓:建好場館設施、做好賽會服務。他們的誓言,代表了武漢所有駐軍官兵的心聲。
分別承擔武漢軍運會空軍五項、海軍五項賽事的空軍預警學院、海軍工程大學,同樣以高昂的熱情、嚴謹的態度、軍人的作風,與地方部門密切配合加緊場館設施建設。
位于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武昌職業學院是一所民辦高校,也是一所為全軍定向培養直招士官的學院。為服務軍運會,該校組織了兩千余名學生報名參加軍運會志愿者隊伍。
與此同時,主辦方啟動了“萬名官兵簽名支持軍運”簽名活動,簽名長卷長20.19米,象征著軍運會在2019年舉辦,寬1.5米,代表著進軍營活動將走進的15個駐軍單位。武漢軍運會志愿者、陸軍工程大學軍械士官學員劉金鵬表示:“作為一名軍校學員,能夠為軍運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感到無比榮耀。”
一種時尚,引領全城——
“與軍運同行”激發民眾強大的自信
一邊做平板支撐,一邊將塑料杯一層層地疊起;用摩斯密碼拼出武漢軍運會的主題口號……8月1日建軍節當天,由武漢市文明辦指導、團市委主辦的“喜迎軍運會——挑戰吧·少年”紅領巾定向賽在漢口江灘防洪紀念碑前廣場舉行。
挑戰賽開始前,100名青少年在軍運會志愿者的帶領下,齊聲朗讀《武漢軍運會東道主文明公約》。此后,他們沿著5個賽點前進,分別完成了軍運越野挑戰、摩斯密碼挑戰、八七歷史知識回顧、軍運答題等環節,挑戰賽總行程約3公里。單洞新村小學五年級女生涂可馨說:“比賽讓我了解武漢的紅色歷史,我要努力當好軍運會的小東道主。”
“關注軍運、參與軍運、服務軍運,就是要讓崇軍尚武精神激發人民群眾強大的自信。”據主辦方介紹,本次定向賽選擇了防洪紀念碑、江灘碼頭文化廣場、黎黃陂路、八七會議會址、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等5個賽點,目的是想讓選手們了解武漢的紅色歷史,更加深切地理解因武而昌的城市精神。
籌備軍運會一年多來,軍事文化越來越廣泛地滲透到武漢市民特別是年輕人的生活中。9月15日,來自武漢全市的16支學校代表隊齊聚武漢野戰國防園,參加“與軍運會同行”全市高中學生軍訓會操比賽。700余名中學生身著海陸空和武警各式作訓服,踢著整齊的正步行進,整齊劃一地展示隊列;在軍體拳表演環節,同學們弓步沖拳、穿喉彈踢、馬步橫打……一招一式有模有樣,賽場不時響起威武鏗鏘的口號聲:“強身健體,愛我國防!”
一年多的時間里,以軍體為特點的“與軍運同行”軍事文化活動風靡武漢全城,多個城區舉行了“與軍運同行”城市定向賽。本月27日,2018“武漢軍運杯”城市定向挑戰賽總決賽將拉開帷幕,武漢三鎮的四大賽區同時開賽,比賽報名人數達數萬名。
軍運會的腳步越來越近,尚武之風正在席卷江城。在武漢全市,為迎接軍運會而展開的各項充滿軍味的活動層出不窮。記者從執委會了解到,“與軍運同行”的軍事文化活動幾乎每天都在武漢的大街小巷上演。“武漢軍運杯”軍民龍舟挑戰賽、“悅動炫江城”軍體健身操角逐、“武漢軍運杯”大學生軍體拳(操)比賽、琴臺音樂節軍歌嘹亮獨唱藝術展演、高校軍體韻動匯等多項主題活動,正走進江城千家萬戶,陸續在全市開展。(楊德威、王宇、何武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