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早些時候,國內相關部門對702所牽頭的“浮式保障平臺工程”進行了研制任務評審。有媒體猜測稱,這表示中國在未來將建造排水量達50萬噸的超大型航母。
所謂的“浮式保障平臺”,實際上是一種模塊式組合搭建而成的超大型海上浮島,某種程度上講,已經不能算是船舶。它的承重極高,可作為海上機場使用,但和現在的航母又截然不同,在噸位、甲板面積、機動性上都有較大區別,因此稱其為航母有些言過其實了。
但是,這種裝備的意義要比航母更大,因為航母的性能比較單一,只能作為艦載機的落腳點。而這種浮式平臺可以兼具機場、碼頭、后勤保障為一體,已經能稱得上是一座會動的海上基地。
其實早在海灣戰爭時期,美軍就萌生了建造海上浮動平臺的想法,但最終計劃被取消,原因就是這種平臺并不實用、造價高、生存能力低。
據相關論文顯示,中國啟動的“浮式平臺”工程,長度達1500米,完全可以滿足運-9、空警-500 等中型飛機的起降。
最主要的,中國“浮式保障平臺工程”還可以軍民兩用:不但能作為軍用飛機的后勤補給基地,而且可以作為海上勘探的資源轉運地、海上救援中心。甚至在風力發電的支持下,還可以發展為旅游度假地。從這些方面來講,其實用意義要遠超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