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地人
仔細回想一下,今年已經是李宇春出道的第十二個年頭,距離她首張專輯《皇后與夢想》的發行,也已經整整十一年。
這么多年來,有些人一直在抗拒著李宇春作為一個偶像、一個歌手、一個公眾人物、一個音樂人的流行,但李宇春卻一直在流行,并越來越流行。
沒有什么可以阻擋,李宇春流行的腳步。流行,是Fashion(時尚);流行,也是Trend(風向)。前者是結果,后者是過程,過程需要創新,更需要實踐。而李宇春的流行,就是Trend。
《流行》又是李宇春又一張實證型的專輯,即使在這十二年的音樂生涯里,她一直在變化,于上一次那張可分可合的概念專輯《野蠻生長》里,更超越了大多數人為她劃定的音樂疆界和定義。但不得不說,這一次的《流行》,李宇春又一次超越了我們的想象。
可以先定義一下《流行》這張專輯的音樂屬性,這是一張電音舞曲型的唱片,如果是在專業的傳統唱片店售賣,它顯然會被精準地擺放在EDM的分類貨架上。EDM是當下的流行,是國際的流行,是從美國的東海岸到西海岸,從英國倫敦到法國巴黎,從荷蘭阿姆斯特丹到韓國首爾……都在流行的流行。
而李宇春這一張《流行》里的EDM,卻如同她在六年前的《會跳舞的文藝青年》里,將文藝小清新和舞曲這兩種“水火不融”的元素融合一樣,在大流行的層面,創造著屬于她的流行。而這種流行,很有可能會變成未來的Trend。
以專輯同名曲《流行》作為開場,也可以聽到一種輾壓舊傳統的聲音,就像當年周杰倫無情顛覆傳統華語芭樂歌一樣。在倍速Hi-Hats節奏中,Trap的幻境感在空中彌漫。傳統的節奏被打碎,傳統的旋律已經退出了記憶。制作人Justin Gray以一段銷魂的笛子“橫插”于音樂之中,簡直就是器樂層面的Punchline。
這是東西融合嗎?是,也不是。東西融合其實并不是刻意的拼貼,而是一種水道渠成的融合,當你不愿意再去區分東西的界限時,東西融合就是融合了。
專輯另一首首發單曲《今天雨,可是我們在一起》,名字像一首情歌,它也的確是一首情歌,但它卻不是你們以為的那種小情歌。不需要主歌和副歌模式化的遞進,也不需要二十年前的那種旋律與和聲,這首歌里的李宇春輕盈輕快,輕到飛起。各種交替的李宇春人聲的編排,讓人應接不暇,也叫人欲罷不能。就像我們在一起時的內心活動,靈動又流動。當然,你也可以因此記住制作這首歌的、名叫NONFICTION的制作組合。
《A Pop Song》以熱帶節奏形成支點,既有Future Bass的超越時空,節奏中有旋律、旋律中有節奏,以及簡潔卻可以叫人無限循環的Hook,更是增加了那種熱帶獨有的魔幻魅力。
《Privacy》的律動,性感又迷幻。它和大多數的你們,所聽過的舞曲不一樣,它和動次打次的流行不一樣。它是充滿生機的律動,踩著直奔未來而去的節奏。這首作品與Daft Punk那張橫掃“格萊美”的獲獎專輯《Random AccessMemories》里的作品相比,也絲毫不落下風。你可以在其中聽到八十年代的流行,也可以聽到未來的流行,它是曾經流行的流行,也是未來流行的流行,是一種永恒的流行。
“如果一個人不會唱,那么全世界的歌對他毫無用處;如果他會唱,那他一定要唱自己的歌”。王小波的一句影響李宇春至今,也構成了李宇春這張《流行》專輯的創作契機。三首作曲加上參與所有的歌詞,這既是李宇春的發聲,也讓《流行》這張專輯,不是單純呈現他人的流行,而就是李宇春想要的流行。
于是,《流行》里有超現實的流行、狂歡的流行;《Privacy》里則表現的是科技與隱私的話題;用《焰火》里絢爛的焰火與爆炸的焰火,形成強烈對照來引申出反戰的主題,既充滿著想象力,更有著巨大的藝術感染力;其它,還有《口音》里的思鄉、《耳機》里的念舊,各種的主題交錯閃現,除了體現李宇春內心世界的豐富,當人文、感性等情感交錯時,也讓《流行》這張專輯不再只是流行著感官的流行,它也將是思想同步流動的流行。
作為一個優質偶像,李宇春已經是一個優秀的歌手和唱作人,但其實在這幾年里,她還扮演的一個角色,卻是常常被人忽略的。如果說上一張的《野蠻生長》和這一次的《流行》,都可以說是李宇春階段性的音樂項目,那她其實就是這些項目的Manager、Captain、Boss或Leader。
李宇春在這中間的作用,不僅僅只是唱這個支點,她更是一種音樂交匯跨界的支點,匯聚各地區的音樂人,以她作為載體來呈現各種音樂可能性,也讓她的音樂,可以流行未來的流行。
就像上一次的《野蠻生長》,很多人因為通過李宇春的《存在感》,才“發現”了陳偉倫的精彩絕倫;這一次的《流行》專輯,也會讓人記住Justin Gray、NONFICTION這些名字,更不用說譚伊哲和鄭楠這樣的內地頂尖制作人。而同意值得記住的,還有創作、制作《Privacy》并參與合唱的Zhu,這是“格萊美”歷史上首位被提名的匿名音樂人,也是首位在主流獎項上獲得提名的華裔音樂人。他在EDM領域已經很流行,但因為李宇春,卻會更流行。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李宇春正式入駐騰訊音樂娛樂集團“MUSIC+”計劃后,用自己的成績不斷締造“流行”。去年《野蠻生長》創新拆分4張迷你EP,創下了總銷量660多萬張的震撼成績。這次,李宇春帶著對自己對流行解讀的全力創作,騰訊音樂也配合推出解鎖專輯封面的全新玩法,《流行》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預售7小時銷售額就超500萬元,如今總額已經超1000萬元。這種原創音樂人和優質平臺強強聯手的模式,勢必將創造更新的“流行”視聽盛宴!
若干年前,李宇春唱過一首名叫《下個,路口,見》的歌曲。李宇春的這張《流行》,顯然就是與你相約在下一個流行的,路口,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