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日本不是一個正常國家,不僅因為其一直以來不承認二戰(zhàn)侵略歷史,不向二戰(zhàn)傷害國進行道歉,沒有一個做為正常國家應該享有的尊嚴;同時也因為其不正常的思維,尤其是與東方大國攀比影響力,害怕東方大國超越自己。
日本首相安倍
當年中國與非洲開展互利外交關系,建立了中非合作論壇,日本看到中國在非洲影響力與日俱增,也成立了一個東京非洲國際會議;中國的高鐵在國際上享有聲譽,在亞洲充滿了競爭力,但日本的新干線就極力在東南亞與中國爭搶市場,不過今年日本不斷被曝出壞消息,其制造業(yè)造假已經成為其振興經濟的軟肋,而且英國使用日本的高鐵剛運行就漏水,更讓日本的高鐵技術在國際上聲譽大損,幸虧東南亞一些客戶最終選擇了中國高鐵技術,否則也會被日本坑慘。另外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一帶一路日本都是以抵制的心態(tài)出現,因為害怕中國影響力超越日本。與此同時日本也在想法走歪路,針對中國一帶一路,日本首相安倍慫恿印度一起搞印度版的“一帶一路”即“香料”計劃和“季風”計劃。甚至還要與美國、印度、澳大利亞共同開展一個“印太戰(zhàn)略”。
安倍與莫迪搞印太計劃
安倍在今年年初首訪亞太四國,其目光沒有離開中國,日本媒體報道說,日本外相明年首訪也將選在東盟,媒體說日本此舉瞄準的仍然是中國在該地區(qū)的影響力。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12月19日的記者會上稱,中國外長王毅的外訪頻度是自己的近3倍,對此表示出危機感。他再次強調為了抗衡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有必要盡快引進外相專機。河野稱,從2013年1月起的約5年中,日本外相共出訪了97個國家。而據悉在此期間王毅訪問了262個國家。河野指出“必須認真思考如何彌補這種差距”。他認為,“購買專機也是手段之一”。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
總之,日本要和中國比影響力,日本外長與中國外長比出訪的國家個數,比中國外長的訪問速度,日本也是拼了,準備配個專機。難道說日本外相配個“外相專機”就能趕上中國日漸提升的影響力嗎?筆者看也未必,就像日本無法阻擋中國的崛起一樣,影響力并不會因為日本外相配個專機,多出訪一些國家就能提升,如果日本不端正心態(tài),不能走向一個正常國家,又何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