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人們的概念中一直以為推拿只適用于成人,殊不知,它還是一種很好的兒童保健方式,能起到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功效。
推拿的基本手法很多,包括:推法、拿法、按法、揉法、摩法、掐法和捏法。這里,我們就為父母們介紹一下摩法、掐法和捏法的要領。
摩法
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指面或掌面緊貼穴位上,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做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環形按摩移動,稱摩法。以指面著力稱指摩法,以掌面著力稱掌摩法,這種摩法較為輕柔,最易為兒童所接受,也是最常運用的手法之一,具有理氣活血、健脾溫中、消積導滯及消腫止痛的作用;掌摩法適用于胸腹脅肋等部位,摩時宜速度緩慢,對脾胃疾病最為有效;指摩法多用于患兒頭面等部位,摩時速度稍快,能起到安神、鎮靜或升提氣機的功效。
愛心提示:
1、采用摩法時,指掌著力部分要隨腕關節運動而旋轉,動作要協調。
2、摩法的要領是“皮動肉不動”,摩時頻率為120次/分為宜。
掐法
拇指垂直用力,或用指甲垂直切入穴位或皮膚,稱掐法。掐法屬強刺激手法,有痛感,常引起患兒啼哭,一般用于高熱抽風,雙眼上翻。具有發汗、退燒、止抽作用,也可用于胃痛、腹痛、呃逆、夜啼等病癥。
愛心提示:
1、該手法非急救重癥,一般不采用。
2、用拇指指甲垂直向下切入皮膚,動作要快、狠、準,但時間不能過長,同時不能掐破皮膚。
捏法
用雙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的前半段,然后頂住皮膚;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雙手交替捻動向前法或俗稱“捏脊”。捏脊能夠促進小兒生長發育,如消食、止瀉、健脾胃等,成人也可經常采用。
愛心提示:
1、捏脊時提拿皮膚很重要,提拿過多則手法不易捻動向前;提拿過少,則易滑脫不前。
2、操作時動作一定要流暢,不可間斷,一般由下至上。
3、操作時可捏3下,提拿1下,一般操作4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