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航空界的某位消息人士透露,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不久前與中方簽署了對華出口AL-31和D-30航空發動機的新合同,北京將在3年內獲得上述兩種型號的發動機各約100臺。據俄羅斯《導報》網站10月25日報道,俄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專家副主任康斯坦丁·馬基延科估算,如此規模的合同,其金額將接近10億美元。
自上世紀90年代起,俄便開始對華提供AL-30發動機,最初是安裝在蘇-27和蘇-30上,自2000年以來,它們也開始服務于國產的殲-10戰機。自1992年以來,俄羅斯一共對華出口了273架蘇-27和蘇-30,其中有105架蘇-27是在中國境內按許可證組裝的。據俄專家分析,中國此次進口的AL-31或將用于替換解放軍中尚在服役的俄制戰機的舊有發動機,并安裝在國產新戰機上。在和平年代,性能更可靠、壽命更長的俄制發動機對于執行任務、進行訓練最合適不過。至于D-30,轟-6K和運-20的計劃產量皆超過百架,它們目前主要倚仗俄制發動機。
猛然看到這個信息,很多人都會感到無奈和感嘆,知道這個消息對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工業來說意味著什么。但仔細來看,這份合同是指中國將在三年內采購AL-31和D-30航空發動機各約100臺,平均到每年只有33臺,因此比起前些年每次數量超過百架是大大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