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訊(記者劉杰報道)演奏納格拉鼓、彈都塔爾、吹嗩納、拉小提琴……54歲的艾比布拉 · 那吉米地尼樣樣精通。
如今,艾比布拉正籌劃在自家院子辦一個培訓學校,把手藝傳給更多的孩子,把傳統文化一直發揚下去。
艾比布拉是庫爾勒市哈拉玉宮鄉中道桿村村民,農民出身的他為何對樂器如此“精通”?11月8日,艾比布拉坦言,最早受制于“父命”,而后來,他自己從骨子里愛上樂器。
自幼與樂器結緣
艾比布拉說,他的爺爺、父親都擅長演奏納格拉鼓。因此,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便教他彈奏納格拉鼓。
單調的敲鼓讓艾比布拉感覺枯燥,尤其是每天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外面玩,更讓艾比布拉著急。然而,在父親的熏陶和影響下,艾比布拉漸漸找到了感覺,并喜歡上了敲鼓。
后來,艾比布拉開始跟隨父親參加各種節慶活動,當起了父親的助手。在休息的間隙,艾比布拉又對嗩吶產生了興趣,他又開始拜師學習吹嗩吶。
沒過多久,艾比布拉就已熟練掌握納格拉鼓、都塔爾和嗩納等多種樂器。
艾比布拉記得,上世紀70年代,新疆歌舞團的一名干部到了村里,經常給村民演奏小提琴,這讓他的爸爸印象很深刻。
“爸爸當時就迷戀上小提琴了,他賣了一只羊,買了一把小提琴,開始自學并教我彈奏。”艾比布拉說,如今這把小提琴已經不能用了,但他依舊保存著。
免費教孩子樂器
多年來,艾比布拉憑借手藝四處演出,知道他的人也越來越多。
2015年,自治區文化廳一名干部看到他的表演后,鼓勵他收些徒弟,把手藝傳承下去。
艾比布拉教孩子演奏納格拉鼓。(圖片由庫爾勒市委宣傳部姚謙提供)
“我們鄉能演奏納格拉鼓的人不多,我覺得有必要把這個手藝教給年輕的孩子。”艾比布拉說,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親,并得到了父親的支持。
當年,艾比布拉從村上挑選了8個孩子,免費教他們演奏納格拉鼓、吹嗩納。年齡最小的只有4歲。
學習納格拉鼓很枯燥,艾比布拉想盡各種辦法讓孩子們堅持下去。
在艾比布拉的帶動和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學習的行列。如今,他的學生已從當初的8人增加到32人,其中有4名學生能獨立彈奏納格拉鼓了。這讓艾比布拉很欣慰。
艾比布拉的舉動得到了當地政府的認可,2015年9月,他被授予“庫爾勒市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讓民族文化代代傳承
在教學生的過程中,艾比布拉還經常自己動手制作納格拉鼓和嗩吶,供孩子們學習使用。艾比布拉的家擺放著各種鼓和嗩吶,其中有20多個鼓,七個嗩吶,都是他自制的。
艾比布拉自制和改裝的樂器。
艾比布拉家有20畝梨園,還有幾十只羊,4個女兒都已成家,生活過得很幸福。如今,艾比布拉又有了新的打算。
“我想先申請一個嗩吶資格證書,再爭取一些資金,在自家院子辦一個培訓學校,把手藝傳給更多的孩子,把傳統文化一直發揚下去。”艾比布拉說,不久前,他的父親去世了,他覺得更有必要培養更多的孩子掌握民族傳統文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艾比布拉說,學習了十九大報告,讓他對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更有信心,他要盡綿薄之力,在有生之年將這一技藝發揚光大,讓民族文化代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