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苔,學名條斑紫菜,以其獨特的美味和豐富的營養享譽國內外,其主產區集中在中、日、韓三國的部分海域。近來,日本的海苔價格正在持續上漲。由于氣候變暖導致的生長緩慢以及供應短缺,2016年收獲季節海苔的原料價格平均同比上漲14%。
由于價格連續4年上漲,日本海苔的原料價格達到30年來的最高水平。據日本議會統計,2016年度海苔的平均價格為每張13.07日元(約合人民幣0.81元)。海苔生產商與經銷商的聯合銷售張數同比增長1%,達到75.3837億張。自4月1日開始,近60種家用海苔商品的批發價格平均提高15%。
日本國內的海苔需求被認為超過85億張,不足的部分依賴從韓國和中國進口。
紫菜是江蘇傳統出口產品,出口量在全球市場擁有絕對優勢。數據顯示,2016年度,江蘇共檢驗檢疫出口紫菜1.61億美元、同比增長3.82%,其中出口調味紫菜0.6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0.35%,再創新高。
同時,福建紫菜在海外市場也大受歡迎。據從廈門海關獲得的數據表明,1至2月福建省出口紫菜40.7噸,貨值526萬元,分別同比增長1.04倍、63.7%。主要出口中國臺灣及東盟,出口值分別為339萬元和122萬元,同比增長43.6%和29倍,兩者占總出口值的87.6%。
其實,2014、2015年,我國出口海苔就曾遭遇過寒冬,正是歐盟以海苔中檢出撲草凈為由進行通報和退運,導致連云港海苔出口歐盟的貿易量出現下滑。后續通過對歐盟農殘法規的研究,發現該法規關于農殘限量在干濕態產品換算的規定,為突破歐盟不合理通報找到依據。2016年,連云港海苔出口歐盟貨值398.0萬美元,同比增長24.7%,出口歐盟市場出現回暖。
隨著紫菜養殖技術的不斷創新,我國紫菜的育苗、養殖、加工、出口產業在逐年不斷發展壯大,預計今年出口量將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