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平臺正式發布公告,開放公眾號改名功能,一時間2000萬微信公眾號被打了一針雞血,廣大用戶奔走相告。拯救那些奇葩公眾號,改名能否改命?不過冷靜想一下,什么樣的微信公號會選擇改名呢?難聽的,不好寫的,還是名字不夠響亮的?
比如,羅輯思維改成“邏輯思維”你會覺得更有邏輯嗎?老金扯談變成“老金扯淡”的話會開始瞎扯淡嗎?插坐學院變為“插座學院”真的不會成為賣插座的?
微信公眾號可以改名,這就像世上突然有后悔藥賣了。不過這后悔藥吃了,真的有用?
盤點那些“有缺陷”的名字
如果說,被咬了一口的蘋果不是缺陷,而是上天看你太完美。
那么,名字沒起好就真的是一種缺陷了。
在演藝界,許多明星改名之后似乎就能火了,改名等于改命?
微信公眾號也是一樣,在各號林立的微信生態圈里,雖然內容決定勝負,但是名字絕不容忽略。即便現在很多號做得很成功了,但是也有“美中不足”的情況。
名字容易被認錯案例:羅輯思維、插坐學院、老金扯談、啖書局
羅振宇本人有表示過曾后悔用“羅輯思維”這個名字,因為在微信搜索的時候很容易打錯字,會在輸入法的幫助下順手打成詞組“邏輯”,而打“羅輯”這兩個字的時候,不能打詞組要拆開打,即便現在輸入法比較智能,也不足以記住我并不常用的“羅輯”,這就給整個添加搜索過程制造了不少麻煩。
“生煎孢子”,第一次聽別人談論這個號的時候,覺得這個號口味真接地氣,然后很自然地搜索起了“生煎包子”,并一度被以下出現的內容深深吸引:
聽說“插坐學院”的時候,搜索“插座學院”怎么都搜不到,一度以為被封號。
老金扯談也是個知名營銷人老金的公眾號,但是“扯談”總感覺很別扭,換成“扯淡”是不是好點?
啖書局是一個推薦新媒體、商業和互聯網方面的公眾號,但是你記不記得“啖”到底讀什么音?反正我是又忘了。
名字太長的案例:一條特立獨行的廣告(9個字)、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10個字)、創業者沈鵬-產品、市場、云科技(13個字+3個標點)
名字太長不僅不容易記憶,而且在添加的時候,也很不方便,看到第三個名字的時候我就止住了搜索的欲望。
翻看新榜上的公眾號50強榜單,超過5個字的公眾號非常幾乎沒有。
中英文混搭案例:行動派dreamlist、趁早SHAPEYOURLIFE、LateNews by 小晚、地平線NONFICTION
這些加英文的名字很可能是因為中文字符名稱已經被搶注了,但是中英文輸入的切換其實在手機上是很不方便的,LateNewsby 小晚是位財經雜志的知名記者,這個公眾號不僅中英雙文,居然還加了空格,難道是任性?
用字太生僻案例:深夜發媸
可以說通過這個公眾號,我才是又認了這個字。“媸”的本意是“丑陋”,作為一個時尚號,大概發“吃”或者發“癡”都會比這個更好理解。
不過這種情況下,這個號還是被徐老師做得風生水起。
開始沒定位好案例:張記雜貨鋪
最開始《從零開始做運營》的張亮老師開這個賬號比較早,可能也沒想到自己后來會做起運營,早期還分享很多其他的內容,比如健身美食,這個名字到后期發展就有點吃虧。
相比之下,韓敘老師的“運營狗工作日記”名字就更好一些,定位和名字一致,清晰容易理解,只分享運營經驗,文章質量也高,關注者眾多。
名字真的夠奇葩案例:反褲衩陣地、非正常事件研究中心、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菊花寶典
這些名字有夠逆天,內容也都別具一格,不過名字太夸張也會有危險,比如“菊花寶典”的微信號已被河蟹。
以上這些取名或許都想“別出心裁”,但是容易打錯、增加搜索門檻或者聽起來讓人不知所云,會損失不少潛在關注用戶。
2898站長資源平臺教育培訓網站排行榜:http://www.2898.com/webmain/jyp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