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一天瘋狂的交易后,馬云再次向世界證明了互聯網的恐怖作用,3分零一秒,交易額超過100億,就是阿里為世人交出的答卷。
根據實時大屏幕最后滾動出來的數據,天貓雙十一交易額突破571億元人民幣,其中異動交易額達到243億元,物流訂單2.78億億元,全球共有217個國家和地區參與了此次雙十一活動,阿里巴巴又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雙十一,已經不再是中國的雙十一了,而是屬于全世界的雙十一了,今年的雙十一涉及到多個國家和地區,相信在未來幾年中會快速的擴展到世界更廣闊的地區。那么在全球同時高強度的購物下,阿里是怎么保證當天的交易和支付系統穩定順利的進行呢?這當然離不開強大的大數據技術來保駕護航。
一、大數據在數據處理和支付系統方面的作用
1.雙十一對阿里云大數據平臺的技術挑戰主要在兩方面:實時數據處理技術方面,包括日志數據和交易數據的實時采集、分發、計算,最終在媒體直播大屏上實時展示,供大家觀看。整個鏈路的穩定性保障壓力是巨大的。今年雙十一,大力實時大數據系統完成了三項世界級的挑戰:一是低延時,從零點第一筆交易發生,到最終的顯示結果,整個處理過程僅延時幾秒鐘;二是高性能、高吞吐,最高處理速度達到千萬條/秒,流計算的整體性能比去年提高了數倍;三是全天服務無故障,穩定有力的頂住高峰期的所有流量,超大規模的離線數據處理方面。在這一天,阿里云MaxCompute扛下了單天數據處理峰值上百PB,以及百萬級的調度作業、計算性能等極大的壓力考驗。
2.今年支付寶在系統和技術上再次進行了升級。這次的支付系統是建立在云計算和大數據平臺上的,實現了全分布、全冗余、高彈性、低成本的海量交易與數據處理架構。為當天高額的購物交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今年的系統支撐能力達到了去年3倍以上,用戶整體支付體驗比以往流暢了不少。
二、大數據技術在物流保障方面的作用
在物流保障方面,菜鳥網絡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一個強大的數據協同平臺,以數據驅動的技術來協助商家和快遞公司等一起實現物流服務。大數據技術用于預測監控全網運力的大數據產品物流預警雷達,在保障雙十一當天的穩定交易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調動全社會的物流體系的力量來解決貨物的配送問題。
根據這些數據,整個快遞行業都做出了非常扎實的準備。統計顯示,各家快遞公司目前已為今年雙11新增行業從業人員25萬以上,改擴建運轉中心100余處,增加作業場地185萬平方米,公路干線新增自有及整合社會資源新增干線車輛12000臺以上,過百萬物流人員全力參與配送。阿里巴巴資深副總裁、菜鳥網絡COO童文紅表示,有信息用數據來協調社會化物流合作伙伴,按照既定的節奏來保障物流。
根據以上介紹,足以可見大數據技術在當今世界的強大作用,未來的社會離不開大數據技術,大數據人才將是時代的引領者,學習大數據技術,進入大數據行業發展前景無限光明,魔據大數據16年的教學經驗,培養出無數大數據優秀人才,其中不乏入職阿里、百度等知名企業,比如魔據學員王華輝,已經入職阿里,為阿里恐怖的訪問量提供大數據技術支持,為阿里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成功舉辦貢獻自己的力量。有想學大數據的朋友需要抓住時機,不要再猶豫,猶豫只會錯過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