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后,母乳是孩子最好的營養物質,一般孩子在半歲之內都需要母乳來喂養。母乳里面營養豐富,能很好的提升寶寶免疫力、促進孩子生長發育。母乳哺育寶寶對媽媽也能起到子宮收縮、恢復體型的效果。但是一些傳統的母乳喂養觀念存在一些誤區,喂養不當反而會對自己和寶寶不利,媽媽們你們知道誤區在哪嗎?
1乳房癟了就沒乳汁了
乳汁分泌是一個源源不斷的過程,它是媽媽血流循環產生的。寶寶一般吃到后面,乳房會變得干癟,此時乳房還在分泌,乳汁里含有更多奶脂肪,寶寶需要不多就吃的很飽了,所以媽媽可以繼續給寶寶進行哺乳。
2乳汁不夠要省著吃
一些媽媽的產奶量不高,為了給寶寶節省下一頓的奶讓寶寶省著吃點,于是多余的奶水便留在了乳房中。奶水有淤積質量就會下降,寶寶在下次吃的時候就會變得不新鮮。存奶的做法也不利于身體產生新的乳汁,媽媽的產奶能力會下降,奶水越擠越多,媽媽不要給孩子留在下一頓吃,讓寶寶吃飽,自身的產奶速度也會增快。
3乳汁吃不完都擠掉
存奶會降低奶水新鮮度,有的媽媽把剩下奶水都擠掉也是不對的,奶水擠不完,越擠會產生越多。擠奶過多容易得乳腺炎,媽媽應根據寶寶吃奶情況決定,如果前乳汁比較稀或者媽媽乳汁太多發脹,可以適當的擠掉一些,擠得時候乳房發軟一點就可以了,寶寶吃著也更加方便有營養。
4工作時乳汁質量下降
媽媽的乳汁不會因為是否上班而質量下降,在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媽媽的產乳量會變小,這是由于媽媽的心理因素導致的。當奶量過少時,媽媽可以多給自己補充點營養或者適當的給寶寶喂一些奶粉,適當的擠奶也會有不錯的催乳效果。
5母乳半年后會沒營養
有一種說法是媽媽的乳汁在半年后就沒有營養了,其實母乳的成分一直在變動。寶寶在三四個月的時候,母乳中脂肪含量最高,這時候乳汁最有營養,隨著寶寶對營養成分要求的降低,母乳會沒有那么濃,不同階段的母乳都是符合寶寶營養標準的,媽媽可以放心給小寶寶喂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