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您帶來理論文章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推進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4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證明,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和根本。正是黨的堅強領導,中華民族才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進入新時代,要把改革開放這場偉大革命繼續推向前進,最根本的仍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筑牢黨的全面領導這一“定海神針”,確保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方向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是在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過程中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就要自覺踐行“兩個堅決維護”。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成功實踐充分證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們黨始終不忘改革開放初心,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明前景的重要政治原則。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能夠取得偉大的歷史性成就、根本性變革,根本就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這個黨中央、全黨的核心,在于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深刻總結我國革命、建設、改革實踐得出的重大政治成果,也是新時代黨領導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偉大斗爭的自覺戰略選擇。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就要始終堅持三個“一以貫之”。新時代改革開放,是在既定方向上的繼續前進,不是改航轉向,更不是丟掉黨、國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既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在涉及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等根本性問題上,必須把準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定位、政治大局。這就要求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就要切實提高“四種能力和定力”。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這就必須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落到實處。把方向,就是要管根本、管全局、管長遠,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謀大局,就是要善于觀大勢、謀大事,善于抓住“牛鼻子”,善于把局部與全局統籌起來,善于把眼前與長遠統一起來,善于把解決具體問題與解決深層次問題結合起來。定政策,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實事求是,緊緊抓住決策這個重中之重,制定切實管用的政策措施。促改革,就是要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干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
用好科學理論武裝這一“制勝法寶”,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提供強大思想武器
改革開放是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指導下進行的偉大革命。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
打開新時代解放思想“總開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總開關。沒有解放思想,我們黨就不可能在十年動亂結束不久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沒有解放思想,我們黨就不可能在實踐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有效化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前進。40年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思想解放的過程,沒有思想大解放,就不會有改革大突破。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改革面臨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前所未有。必須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作為重要法寶,既大膽探索,又腳踏實地,不斷推進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
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金鑰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旗幟,是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根本指針,是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精神力量。在我們黨領導人民推進“四個偉大”的歷史進程中,這一思想展現出強大的真理力量、獨特的思想魅力、巨大的實踐偉力,既是推進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的最新成果,也是繼續推進“兩大革命”的科學指南和制勝法寶。要從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寶庫中,學理念、學風范、學人格,找立場、找方法、找答案,掌握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解決改革開放實際問題的真功夫。
建強黨員領導干部教育培訓“主渠道”和理論武裝“主陣地”。黨校是黨教育培訓執政骨干的“主渠道”,也是強化領導干部理論武裝的“主陣地”,在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中大有可為、可有大為。要突出理論教育主課之訓,注重傳馬克思主義之道,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道,傳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之道,注重授管黨治黨之業,授執政本領之業,授為民服務之業,注重解思想認識之惑,解理論應用之惑,解處理問題之惑,更好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突出黨性教育主業之訓,注重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優良傳統等教育,守護初心、淬煉忠心、厚植民心、凈養廉心。要突出黨內政治生活的規矩之訓,使黨員領導干部知敬畏、知行止、知戒懼。要突出政治能力之訓,注重政治歷練,積累政治經驗,引導黨員干部使其政治能力與擔任的領導職責相匹配。
夯實以人民為中心這個“執政之基”,依靠億萬群眾創造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歷史偉業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也是我們黨的改革開放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標準,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這鮮明回答了改革開放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深刻指出了改革開放的根本目標和力量源泉。
始終堅守人民主體地位的根本立場,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回望40年改革開放的壯闊歷程,“人民”是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改革開放的成功,就在于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無不來自人民群眾的實踐和智慧。謀劃新時代改革開放,最了解實際情況的,是人民群眾;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眾。只要把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統一起來,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爬不過的坡、越不過的坎兒。
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精神。我們黨革命、建設、改革很重要的一條經驗,是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作為執政之基、勝利之本、力量之源,始終在人民的創造實踐中增長政治智慧、提高執政本領。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堅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發揮人民群眾參與深化改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過程中,必須把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作為源頭活水,及時發展、總結、提煉人民群眾創造出來的新鮮經驗,使之上升為理論方法和政策措施,同時動員指導人民群眾開展新的實踐,不斷推動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