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 談;來自網絡
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明爭暗斗現在已經變成了公開對抗,俄羅斯看著美國不順眼,美國也在各種場合以各種理由對俄羅斯施壓、打制包括圍堵,導致國際間關系越來越復雜。據環球網11月19日援引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稱,經美國眾議院審議通過后,參議院16日通過了該國2018年國防預算法案,其中規定向烏克蘭提供3.5億美元軍事援助及軍事武器、技術以及訓練烏克蘭軍人,對他們給予技術援助。同時,美國將撥款大約46億美元用于在歐洲實施“遏制(俄羅斯)計劃”,增強美國的北約盟友們的信心,并加強美國在歐洲的軍事潛力。
美國的這一做法,完全就是國際霸權主義思維在膨脹。一直以來,美國就是國際上代表西方陣營的超級大國,美國以各種名義強化自己在全球的軍事存在和話語權,同時也激起了一些國家的強烈不滿,導致國際上一些不在美國陣營的國家以美國為心目中的對立面。然而美國面對對立勢力,不是認真反思自己,而是將美國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強加給對方,甚至可以說是人為地形成一些對抗。更有甚者,美國一直以來依照本國的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對其他國家實行“長臂管轄”,稍不如意,便通過各種途徑對對方實行打壓,導致國際間的關系復雜,而美國卻在這種復雜的關系中鞏固自己的國際霸主地位。
前蘇聯是東方的大國,也可以稱為可以與美國匹敵的強國,但自在美國的“和平演變導致”東歐劇變前蘇聯解體之后,美國在國際上已無敵手。近年來,隨著世界多極化、政治多元化的推進和俄羅斯的重新崛起,俄羅斯有成為了美國心目中的對手和敵人。在圍堵俄羅斯的問題上,應該說美國也是煞費苦心的。遠的不說,在今年俄美兩國的交鋒就有多次。早些時候,美國通過聯合國發動對俄羅斯等國的制裁,雖然對俄羅斯沒有太多太大的影響,畢竟使俄羅斯面子上也過不去;在中東和敘利亞問題上,美國明一套暗一套,表面上是為了打擊恐怖主義組織,實際上卻使出各種陰招,使俄羅斯在敘利亞損兵折將;美國還通過北約組織強化對俄羅斯的威懾,使俄羅斯時時刻刻要防著北約的突然襲擊。
烏克蘭本是前蘇聯的一個成員國,現在到了親美的陣營。美國這次通過國防預算法案向烏克蘭提供援助包括向北約撥款,都是在俄羅斯周圍培養和壯大抑制俄羅斯的勢力,而且美國也說得很露骨,就是要在歐洲實施遏制俄羅斯計劃,也就是說,美國要借烏克蘭和北約之手來砍俄羅斯。不過,單從美國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撥款金額來看,烏克蘭的3,5億美元并不多,在當前烏克蘭和俄羅斯對抗的力度上,3.5億美元恐怕還不足以將烏克蘭完全買過去。加之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關系復雜,雖然敵對,但想讓烏克蘭完全蓋過俄羅斯還難以做到。至于北約的撥款,也無非是美國讓北約盟友國從心理上求得一點安慰罷了,畢竟北約在俄羅斯北部虎視眈眈,也有些壓力。
其實對于美國的做法俄羅斯并不是很在意,俄羅斯在只要有美國參與的場合就基本上要與美國對著干,大有輸錢不輸氣的味道。美國在阿富汗扔下一個“炸彈之母”,俄羅斯就在敘利亞丟了個“炸彈之父”;美國要向韓國強推“薩德”入韓,俄羅斯則揚言要將韓國“薩德”部署基地作為打擊目標;美國向北約增加兵力,俄羅斯則和北俄羅斯舉行聯合軍演;美國發展網絡武器,俄羅斯則搞戰略核武器。所有的這一切,說明俄羅斯對美國并不畏懼。而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美俄之間的這種角力唯一的一個結果就是導致了軍備競賽,使國際局勢更加動蕩不安。
這一次美國又高調宣布2018年國防預算案,甚至直接點名道姓地指向俄羅斯,完全可以說是美國在面對面地向俄羅斯叫板。而以俄羅斯人的性格,估計也會弄出點動靜來給美國以強力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