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全面啟動以來,共有四省市援助日喀則市的四所學校:上海市援助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管理干部4人、專任教師36人),山東省援助日喀則市第一高級中學(管理干部5人、專任教師45人),黑龍江省援助日喀則市桑珠孜區第二初級中學(管理干部4人、專任教師36人),吉林省援助日喀則市第三高級中學(管理干部4人、專任教師36人)。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管理干部和教師共170人。管理干部和專任教師中最大年齡55歲、最小年齡24歲,專任教師平均教齡18年,專任教師均代課,涉及學科14門。
170名援藏管理干部及教師分別由四省市24個區(地市)的164所學校選派。上海市教育人才援藏期限為管理干部三年一輪換,專任教師一年一輪換;山東省教育人才援藏期限為管理干部和專任教師兩年一輪換;黑龍江省、吉林省教育人才援藏期限為管理和專任教師三年一輪換。
為了加強日喀則市的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管理能力和提升教師專業水平,2016年起,日喀則市還每年從幼兒園、中小學校選派骨干教師及教育管理干部90人(其中骨干教師70人、管理干部20人)到對口援藏的四省市學校跟崗學習、掛職鍛煉、集中培訓一年,其中選派赴上海培訓30人、赴山東培訓30人、赴黑龍江培訓10人、赴吉林培訓20人。
四省市援藏管理干部先期進藏后,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謀劃和部署“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圍繞總體要求,結合援藏規劃,認真分析各受援學校發展現狀,緊緊圍繞區黨委提出的“五個100%”教育發展目標,確立了各自援藏三年規劃和目標。上海市圍繞建設自治區示范的精品學校這一發展定位,提出了清晰的“1234”行動藍圖,即:“堅持學校隊伍建設為根本,聚焦德育能力和教學質量兩項提升工程,創造‘三個七彩’,攻克四個難點”。山東省提出以打造“高效課堂”為主線,以提高課堂效益為中心,以建設優秀教師群體為重點,以精細化管理為手段,做到一年有突破,兩年見成效,促進學校整體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吉林省制定了“123456”發展目標,即:“圍繞一個核心,抓好兩個突破點,實施三種途徑,開展四項措施、做好五方面保障、實現六個目標”。黑龍江省立足在三年內實現教有方、學得法、教師受益、學生得利、遵循規律、和融共進的發展規劃,制訂了“一年起變化,兩年見成效,三年上臺階”的援藏工作目標。這些援藏發展規劃,必將有力推動日喀則市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大幅提升。
日喀則市充分發揮四省市援藏團隊在隊伍引領、管理制度、深度融合、內涵建設、結對幫教、送教下鄉、輻射帶動等方面作用,按照自治區出臺的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十條意見”“百校手拉手”等工作方案,扎實推進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