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報名期間,考生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報名。
溫泉二中畢業生黃玉(化名)中考成績520分,在名額分配招生中,被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錄取。聽到這個錄取結果時,她的爸爸特別意外,也特別開心,“溫泉二中只是一所薄弱初中,遠離市區,俗稱山后學校。雖然硬件不差,老師也很負責,但在我們家附近,很多父母從小學開始,就想盡辦法送孩子去山前的學校。名額分配政策讓更多孩子有機會進入優質高中,家長也沒必要過早地舍近求遠,把孩子送到山前學校了?!?/p>
黃玉只是成千上萬受益于中招改革的考生之一。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吹響了首都教育改革的號角。中考中招作為首都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五年來砥礪奮進、勇于創新、開拓進取,譜寫了北京教育考試招生領域的新篇章。
五年來,北京市全面有序推進中考中招改革,嚴格規范組織考試和錄取。2013年至2017年,共組織完成了40.23萬考生參加的文化課考試,為各級各類高級中等學校錄取新生33.65萬人,安全平穩順利地完成各項考試招生工作,實現了服務首都教育,辦讓老百姓滿意教育的目標。
優化教育資源供給促均衡
五年來,中考中招立足人民群眾實際獲得,通過供給側結構改革,不斷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采取名額分配、市級統籌、校額到校、鄉村計劃、定向招生、集團校直升以及“1+3”培養等方式,進一步深化促進“資源優質”與“機會優質”組合分配,使學生獲得更實在的“優質均衡”和“機會公平”,促進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擴大普通高中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城鄉和區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使更多學生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今年,全市優質高中名額分配比例已達50%,同時新建擴建多所優質高中校,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北京二中、首師大附中、四中、八中、北師大附中、民大附中、北京實驗學校等優質高中分別在遠郊區建立新校區,輸出優質教育資源,其中僅在通州區就重新規劃了4所優質高中;通過校額到校實現對薄弱初中的支持,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支持鄉村發展計劃”,把優質教育資源點對點分配到邊遠山區學校,讓邊遠山區學生有機會進入市區最好的學校就讀,實現“精準扶貧”。
五年里,全市通過名額分配錄取37724人、市級統籌錄取4111人、校額到校錄取4283人、鄉村計劃錄取518人,統籌優質教育資源配置,各項政策取得實效。
名額分配招生審批期間,工作人員在錄取通知書上蓋章。
越來越多的遠郊區學生也因新政受益。如門頭溝區2013年中招優質教育資源學校錄取率約為30%,2014年和2015年均超過40%;通州區2013年這一錄取率不足30%,2014年超過40%,之后又進一步增長;2014年起,延慶區高中階段入學取消招收擇校生政策,逐年提高市級示范高中招生名額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學校的比例,截至今年,這一比例已達50%。同時,新增的三類市級統籌、鄉村計劃、校額到校等招生途徑,也為遠郊區普通初中校畢業生提供了接受優質高中教育的更多選擇。
張金金是王平中學的畢業生,通過市級統籌政策,以優異成績考入一零一中學?!昂⒆涌忌弦涣阋恢袑W,多虧了市里的好政策,也感謝王平中學的培養,讓孩子夢想成真?!边@句話他父親翻來覆去說了好幾遍。
今年,密云區有111名學生通過名額分配一系列政策被城里的優質高中錄取。密云區教委副主任王學軍說,2013年、2014年密云三中、密云五中、密云六中3所學校每年有9名考生被城區10所優質高中校錄取。而這一比例正在逐年提高,讓遠郊區的孩子真正受益。
五年來,本市中招不斷規范招生。為防止學校為搶奪生源無序競爭、學生家長盲目擇校,市教委明確規定,只允許部分示范高中和城鄉一體化學校進行跨區招生,跨區招生計劃重點向優質高中教育資源比較短缺的區傾斜,并逐年減少跨區招生計劃,并且東城區、西城區和海淀區三個區之間不能相互跨區招生,在其他區分配的招生計劃也有相應限制。通過規范跨區招生計劃,進一步維護良好的招生秩序,促進了高中階段教育均衡發展。
深化考試招生改革促公平
五年來,中考中招通過取消擇校、減少和規范照顧加分、統籌計劃管理方式和分配方式、調整填報志愿方式、改進體育考試測試方法等多項措施深化中考中招改革,有力促進了考試招生的公平、公正。
中考期間,北京教育考試院考務人員在遠程巡查系統前實時監控考場情況。
取消擇校,讓高中階段招生更加公正。市教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國家七部委部署,北京市從2014年起全面取消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嚴禁已被錄取考生的再次流動。同時,加強學籍管理,市教委學籍管理部門嚴格依北京教育考試院中招辦備案后的新生名冊為新生建立學籍,建立招生計劃、實際錄取和注冊學籍“三位一體”的聯動機制。
為規范高中階段招收體育、藝術、科技特長生工作,2014年本市進一步降低特長生的招生比例,規定招收體育、藝術、科技其中一類項目、兩類項目和三類項目的學校,特長生計劃分別不得超過本校當年招生計劃總數的5%,10%和15%。
中考體育特長生統測中,跆拳道考生在進行立定跳遠項目測試。
按照北京市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京參加中職考試錄取相關政策,五年來,考試院中招辦與有關單位和部門一起認真完成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升學資格審核和考試升學工作。2014年至2017年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申請在京參加升學的考生累計7479人,其中符合升學條件通過隨遷子女資格審核的4663人,占提交申請考生的62.3%。
按照教育部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精神,逐步減少和規范照顧加分項目,2015年起取消文藝、體育和科技獲獎考生以及市級三好生的照顧加分;到2017年,少數民族照顧加分范圍調整為初中階段從四類地區轉學到本市的少數民族考生。享受中考照顧加分人數比例從2013年的26.07%下降到2017年2.6%。
考生在進行中考體育實心球項目測試。場地內安有紅外攝像頭,球的落點產生后,儀器馬上會生成數據。
2015年,中考體育現場考試部分項目首次嘗試采用儀器設備進行測試,取得良好效果;2016年,在增加足球和排球選項的同時,所有考試項目均采用儀器設備測試并全程實時錄像?,F在,在體育考試現場再也聽不到尖厲的哨聲和發令槍聲。整個考場上,隨處可見的監控設備、電子專業儀器,讓考試的“科技味兒”變得更濃。儀器設備的引進有效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干擾,使考試更加規范有序,保證了體育現場考試的公平公正。
清華同方技術人員說:“現在體育現場考試過程中,操作人員和機器的配合已經十分默契。2015年只是嘗試在長跑項目中引進電子儀器,2016年則在所有項目中全面鋪開,從檢錄到測試,再到成績的自動采集和公示,沒有一個環節有人為干擾因素?!?/p>
北京教育考試院中招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體育考試中,各區可自行選擇智能測試儀的類型。采用智能測試儀比人工掐表更快捷、準確,也能避免人為干擾,確保體育考試的公平、公正、公開。
2016年起,中考志愿填報方式調整為考后知分知位填報志愿,進一步促進了考試招生的公開和透明,不僅有利于考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升學渠道,也方便考生考前騰出更多時間備考,得到考生和家長廣泛肯定。
多元化培養讓學生有更多選擇
五年來,中考中招在不斷擴大普通高中優質教育資源的同時,通過“3+2”中高職銜接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等項目,促進高中階段多樣化發展,為每位考生提供更多升學選擇。
在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的校園,有一群十五六歲的學生,身著深藍色上衣、白色褲子的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服,臉上尚存稚氣。每天早上,他們在大學的宿舍樓里醒來,踏著晨光,穿過綠樹成蔭的校園去上課;中午,他們和大學生一起在食堂里挑選愛吃的美食;晚上,他們在燈火通明的大學自習室里看書,寫作業……在這里,他們感受著大學校園,汲取知識的營養。他們就是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項目的孩子們。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學生在上通用技術課——《F1小車模制作》。
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的學生李夢然說:“貫通班要用兩年時間學習普通高中三年的內容,學習并不比普高輕松。以前周末在家老玩電腦,現在不碰了,在家都要學習到晚上十二點。”
為實施《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及京津冀一體化發展需要,從2014年起,北京市推出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實驗項目,嘗試構建高等職業院校與普通高中、市屬高校和中央高校、國內高校與國外高校、應用型大學與研究型大學等多種融通教育,搭建教育立交橋,為各類學生提供新的升學和成才渠道的選擇。從2015年起,本市支持部分職業院校與示范高中、本科院校、國內外大企業合作,選擇對接產業發展的優勢專業招收初中畢業生,完成高中階段基礎文化課學習后,接受高等職業教育和本科專業教育。
今年,貫通培養項目分為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貫通一)、高級外語人才培養(貫通二)和學前教育與基礎教育師資培養(貫通三)三類。招生計劃按專業大類分配到各區,并按不同項目和專業類別分別設置不同最低錄取分數線。四年來,共13所學校參加貫通培養項目,實際錄取9564人。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貫通培養班的匈牙利語專業教師在給學生上課。
北聯大師范學院副院長汪艷麗說,所謂“3+2+2”培養模式并不是簡單的時間相加,而是要做到真正的貫通。課程設置、培養模式將結合中職和高校兩方面特點,整合兩校師資、基礎設施、實驗實訓等資源,共同設計一體化的培養方案。
為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13年起,北京市不斷擴大“3+2”為主體的中高職銜接辦學試點的規模和范圍。到今年,共有35所中專、技校、職高學校舉辦中高職銜接試驗班,招生計劃擴大到7408人,實際錄取4827人,完成計劃的65.2%。在職技類學校各專業中,中高職銜接試驗班招生情況好于其他專業錄取情況,表明其更受考生和家長歡迎。
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副院長賈東清說,“3+2”模式讓學生能更充分系統地完成一個專業的學習過程,更好地服務學生的職業發展和行業能力;同時,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系統地提升理論知識和策略技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向準職業人轉變;在集團化及行業辦學的優勢背景下,將為中職院校學生的發展拓寬通道。
2017年,教育部印發實施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若干意見,明確“十三五”時期改革發展的思路,提高現代職業教育質量,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培養職業教育領域的高端技能人才。通過職教領域的改革措施,創新了人才培養模式,整合了各類教育資源,激發出中職教育的辦學活力,打通了職業教育成長立交橋,能夠更好地為社會培養急需的人才。這些舉措也是適應社會需求、推進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命題。
總之,自2013年底起,首都基礎教育以考試評價制度改革為杠桿,五年來相繼打出一套保障公平、促進優質、深化改革的組合拳,各項改革有序推進、次第開花,效果逐步顯現,學生、家長的獲得感不斷增強,本市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未來,本市中考中招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精神,繼續深化教育深度綜合改革,進一步促進首都教育的公平、公正,均衡發展,服務于首都教育改革的推進部署,服務于考生和家長的切實利益。
(本文圖片為本報資料圖片)
文字編輯:孟紅
微信編輯: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