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是指是人與人或人與自然之間通過某種行為或媒介進行的信息交流與傳遞,從廣義上指需要信息的雙方或多方在不違背各自意愿的情況下無論采用何種方法,使用何種媒質,將信息從某方準確安全傳送到另方。
- 詞條目錄
- 1.1 通信產業定義
- 1.2 通信產業主要產品分類
- 2.1 通信產業政策環境分析
- 2.2 通信產業技術環境分析
3 通信產業產業鏈
通信產業定義與分類
通信產業定義
通信是指是人與人或人與自然之間通過某種行為或媒介進行的信息交流與傳遞,從廣義上指需要信息的雙方或多方在不違背各自意愿的情況下無論采用何種方法,使用何種媒質,將信息從某方準確安全傳送到另方。
通信產業是指:由從事通信設備和系統及相關的配套設備、專用零部件的研究、生產、開發單位,以及電信運營服務商組成的產業集群。
通信產業主要產品分類
通信產業可以細分為通信設備制造業和電信運營服務業兩個細分行業。其中,通信設備制造業包括通信系統設備制造業和通信終端設備制造。
圖表1:通信產業分類表類別名稱 | 國民經濟行業代碼 | 說明 |
通信設備制造 | 392 | / |
其中:通信系統設備制造 | 3921 | 指固定或移動通信接入、傳輸、交換設備等通信系統建設所需設備的制造。 |
通信終端設備制造 | 3922 | 指固定或移動通信終端設備的制造。 |
電信運營服務 | / | 是指提供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和互聯網接入的通信服務。目前,中國有三大電信運營服務商,分別是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 |
通信產業發展環境分析
通信產業政策環境分析
影響通信產業發展的主要政策包括:
圖表2:通信產業主要政策法規政策法規名稱 | 內容概要及影響 |
《通信網絡安全防護管理辦法》 |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審議通過,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
政策目的:加強對通信網絡安全的管理,提高通信網絡安全防護能力,保障通信網絡安全暢通。 | |
《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 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電信建設。鼓勵民間資本以參股方式進入基礎電信運營市場。支持民間資本開展增值電信業務。加強對電信領域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管,促進公平競爭,推動資源共享。 |
工信部《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實施意見》 | 鼓勵民間資本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鼓勵民間資本開展網絡托管業務;鼓勵民間資本開展增值電信業務;鼓勵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申請通信工程設計、施工、監理、信息網絡系統集成、用戶管線建設以及通信建設項目招標代理機構等企業資質;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基站機房、通信塔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維護;鼓勵民間資本以參股方式進入基礎電信運營市場;鼓勵民營電信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
《工業和通信業安全生產領域行業標準制定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 規定了工業和通信業安全生產領域行業標準的立項、起草、審查、報批、批準發布、出版、復審、修改等標準制定的主要程序及要求;適用于化工、石化、黑色冶金、有色金屬、黃金、建材、稀土、機械、汽車、船舶、航空、輕工、紡織、包裝、航天、兵工民品、核工業、電子、通信等19個行業的安全生產行業標準的制定。 |
《關于進一步加強通信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意見》 | 政策目的: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構建綠色通信網絡,全面實現通信業“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
主要目標:到2015年末,通信網全面應用節能減排技術,高能耗老舊設備基本淘汰,初步達到國際通信業能耗可比先進水平,實現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綜合能耗較2010年底下降10%;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促進社會節能減排量達到通信業自身能耗排放量的5倍以上;新建大型云計算數據中心的能耗效率(PUE)值達到1.5以下;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全面推進,數量上有提高、范圍上有拓展、模式上有創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逐年提高。 | |
《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 |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審議通過,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該規定所稱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是指電信業務經營者為用戶辦理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含無線上網卡,下同)等入網手續,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如實登記用戶提供的真實身份信息的活動。該規定所稱入網,是指用戶辦理固定電話裝機、移機、過戶,移動電話開戶、過戶等。 |
《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 |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審議通過,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該規定所稱用戶個人信息,是指電信業務經營者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收集的用戶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住址、電話號碼、賬號和密碼等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用戶的信息以及用戶使用服務的時間、地點等信息。 |
通信產業技術環境分析
1、行業技術活躍程度分析(1)專利申請數量變化情況
1985-2013年10月,我國通信產業完成64601項專利的申報。2000年以來,通信產業技術發展速度較快,2011年,我國通信產業專利申請數量達到6662項,為近年來最大值。2013年1-10月,我國通信產業專利申請數量為2730項。
圖表3:1985-2013年10月通信產業相關專利申請數量變化圖(單位:項)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專利公開數量變化情況
從我國通信產業專利技術公開數量變化來看,2000年來呈現大幅上升趨勢。2012年通信產業專利公開數量為7513項,2013年為9136項,2014年1月為313項。
圖表4:1986-2014年1月通信產業相關專利公開數量變化圖(單位:項)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具體來看,截至2014年通信產業公開的專利絕大部分為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其中發明專利數為54099項,占比為83.74%;實用新型專利數為8024項,占比為12.42%。
圖表5:通信產業相關專利申請類型(單位:%)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2、行業技術領先企業分析
從我國通信產業專利技術申請人構成來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最多,達到3216項;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排名第二,其專利申請數為2395項;高通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三,專利申請數為2228項。此外,專利申請數量較多的企業還有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日本電氣株式會社、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株式會社NTT都科摩等,其專利申請數均在1500項以上。
圖表6:截至2014年1月通信產業相關專利申請人(前十名)綜合比較(單位:項,%,人,年)申請人 | 專利數(項) | 占本專題專利百分比(%) | 申請人研發能力比較 | ||
活動年期(年) | 發明人數(人) | 平均專利年齡(年) |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3216 | 18.15 | 15 | 3673 | 6.93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2395 | 13.51 | 21 | 2406 | 8.65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2228 | 12.57 | 17 | 2109 | 7.85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1728 | 9.75 | 12 | 2293 | 5.76 |
日本電氣株式會社 | 1696 | 9.57 | 22 | 1161 | 8.37 |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 1692 | 9.55 | 21 | 1502 | 9.47 |
株式會社NTT都科摩 | 1511 | 8.53 | 15 | 852 | 7.16 |
LG電子株式會社 | 1273 | 7.18 | 17 | 820 | 7.32 |
摩托羅拉公司 | 1031 | 5.82 | 18 | 2082 | 12 |
樂金電子(中國)研究開發中心有限公司 | 953 | 5.38 | 7 | 744 | 8.77 |
從我國通信產業技術的專利技術申請分布來看,H04L類技術領域分布量最多,擁有14712項專利技術;其次是H04B和H04W類技術專利,分別有10929項和8309項專利。
圖表7:截至2014年我國通信產業相關專利分布領域(前十位)(單位:項)專利代碼 | 專利類別名稱 | 數量 |
H04L | 數字信息的傳輸,例如電報通信 | 14712 |
H04B | 傳輸 | 10929 |
H04W | 無線通信網絡 | 8309 |
H04Q | 選擇 | 7856 |
H04M | 電話通信 | 5523 |
G06F | 電數字數據處理 | 2974 |
H04J | 多路復用通信 | 2414 |
H04N | 圖像通信,例如電視 | 1791 |
H01Q | 天線 | 1376 |
G08G | 交通控制系統 | 903 |
注:該專利技術代碼參照國際專利分類表(IPC)。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通信產業產業鏈
通信產業的上游行業主要為電子元器件制造業、塑膠與五金結構件制造業和通信設備制造業(部件),下游為政府與公共安全部門、公用事業、工商業以及個人用戶等,具體產業鏈如下圖:
圖表8:通信產業的產業鏈示意圖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通信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2012年全國通信業共完成電信業務總量12984.6億元,同比增長11.1%;實現電信業務收入10762.9億元,同比增長9.0%;完成電信固定資產投資3613.8億元,同比增長8.5%。2013年1-11月,全國電信業務總量累計完成12762.0億元,同比增長7.7%;電信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0674.3億元,同比增長8.5%。
圖表9:2007-2013年全國電信業務收入情況統計(單位:億元,%)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財務指標、經濟指標、效益指標等更多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通信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國際通信產業知名企業
愛立信公司
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
摩托羅拉公司
阿爾卡特朗訊公司
美國思科公司
中國通信產業領先企業
北京北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索愛普天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天宇朗通通信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鴻富晉精密工業(太原)有限公司
英華達(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仁寶信息技術(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