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專家們制作了一部七分鐘的電影,描繪了一個可怕的未來,在那里微型殺手無人機被設定為進行大規模殺戮。
這段視頻是由一個名為“阻止殺手機器人”的宣傳組織制作的,視頻顯示了手掌大小的無人機,配備了爆炸物,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發現和攻擊人。
這些微型無人機可以以無情的效率殺人,而活動人士警告稱,要阻止一個可怕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新時代,必須采取先發制人的禁令。
超過100個國家參加了一些常規武器的國際公約,這些武器將在今天的日內瓦就一項被稱為“殺手機器人”的禁令進行辯論。
《衛報》報道,在這部即將在《公約》(convention)上播放的影片中,機器可以在演講廳中發現活動人士,并通過將炸彈推入他們的頭部來殺死他們。
這部名為《殺戮機器人》的電影由一個開發新技術的開發者開始,他說這些無人機的反應速度比人類快100倍。
他說,這些無人機有廣泛的現場攝像頭、人臉識別、特殊傳感器和形狀炸藥。
他說,“讓我們看看武器做決定”,聲稱他們能穿透人群,汽車列車和躲避子彈。
然后,視頻從開發者的演示中消失,并開始模擬在攻擊后可怕的破壞的新聞故事。
專家警告說,這種未來的設想可能會發生,除非我們停止開發這種可能對人類安全造成毀滅性打擊的無人機。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 Berkeley)的著名人工智能科學家斯圖爾特·羅素(Stuart Russell)將成為這部電影團隊的一員。
拉塞爾博士說,發展致命的自主武器將極大地減少國際、國家、地方和個人安全。
他說,影片中的技術只是整合了現有的能力。
這不是科幻小說。事實上,它比自動駕駛汽車更容易實現,因為自動駕駛汽車需要更高的性能標準。
在為期5年的審查會議上,123個國家準備同意將他們的努力正式化,以應對武器系統所帶來的挑戰,這些武器系統將在沒有人類控制的情況下選擇和攻擊目標。
軍方一直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最大資助者之一,他們制造了能夠掃描視頻圖像的機器人,其精確度比人眼還高。
現在專家警告說,這種技術是如此先進,無人機可以攜帶炸藥來殺人,而不需要人類控制員來進行最終的解釋。
在日內瓦的政府會議為阻止殺手機器人的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沒時間再失去了,史蒂夫·古斯,人權觀察組織的首席執行官,他是阻止殺手機器人運動的聯合創始人之一。
一旦這些武器存在,它們就不會停止。
“現在是采取先發制人的禁令的時候了。”
今年8月,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專家簽署了一封公開信,要求聯合國禁止在國際上使用此類武器。
在116個簽約國中,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穆斯塔法·蘇萊曼(Mustafa Suleyman)是谷歌深度思維的應用AI公司的負責人。
他們警告說,這些武器,包括致命的微型無人機,正處于發展的邊緣,有可能制造全球不穩定。
信中寫道:“一旦發展起來,他們就會允許武裝沖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激烈,而且在時間上比人類快得多。”
“這些武器可能是恐怖武器,是暴君和恐怖分子用來對付無辜民眾的武器,武器也會以不良的方式受到攻擊。”
“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采取行動。”一旦這個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它將很難關閉。
專家說,技術允許一個預先設定好的機器人可以射殺,或者一個坦克向一個沒有人參與的目標射擊,這只是幾年的時間。
裁軍談判會議將開啟為期5天的武器談判,但呼吁禁止武器的人將不會滿意。印度大使Amandeep Gill正在主持會議。
“只制定一項禁令是很容易的,但我認為……”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上匆忙前進是不明智的。”
“我們只是站在起跑線上。”
他說,這一討論還將包括民間社會和科技公司,將部分關注于了解正在進行的武器類型。
吉爾表示,各國之間達成了一項協議,即“人類必須對涉及生命和死亡的決定負責。”
但是,他說,人們對“人類控制”必須控制致命武器的機制有不同的看法。
負責維護沖突法律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也沒有呼吁頒布禁令,但強調了限制自主武器的必要性。
國際紅十字會武器部門的尼爾·戴維森告訴法新社,“我們的底線是,機器不能適用法律,你不能將法律決定的責任轉移給機器。”
他強調了武器系統的問題本質,即在攻擊的時間或地點方面存在著主要的變數——例如,部署了多個小時,并在探測到敵方目標時進行編程。
他說:“當你啟動這個武器系統時,你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預測性或不確定性,那么你就會開始遇到法律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