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高曉松的這句話因觸動了很多70后、80后的心靈成為網絡著名雞湯文。
也許每個人心中對于遠方都有不同的定義,就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是不少人心中的遠方。
盛裝的蒙古漢子懷抱著馬頭琴,仿佛懷抱著屬于他的日月山川。低沉悠揚的琴聲里,駿馬在狂奔,羊群在漫步,講述著草原清新黎明和沉靜的夜晚。在音樂的面前,語言永遠是多余的,就像真正的騎士,不需要馬鞍。
標簽集合了蒙古族長調民歌和鄂爾多斯的短調,有呼麥的粗獷、口弦的古樸,亦有馬頭琴的低沉悠揚,讓你在聲聲胡笳里感受遙遠的悲壯,又能在婉轉的蒙古箏聲中體會優傷。一場真正來自大草原深處的原生態音樂組合“圖爾騰”將于年底為您奉上一場馬背民族的原生態音樂會,讓你在余音繞梁中感受北方民族的蕩氣回腸,在行云流水間贊嘆天籟之響。
12月22日,讓我們一起跟著遠道而來的“圖爾騰”組合一起,奔向那天堂般的草原,奔向那“詩和遠方”。
標簽演出時間:12月22日19:15
演出地點:梅隴文化館三樓影劇院
參與方式:憑票入場
主辦方:凌云街道辦事處
【圖爾騰組合簡介】
蒙古族原生態組合“圖爾騰”成立于2009年8月,主要代表作品有《圖爾騰》,《快馬》,《五個哈薩克》,《阿拉塔爾根》等。組合將蒙古族傳統樂器馬頭琴 ,陶布旭日,牛角號,蒙古鼓與原生態唱法,呼麥唱法完美融合,演繹古樸神秘,悠遠迷人的蒙古族文化。組合曾榮獲首屆內蒙古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原生態唱法二等獎,首屆“朵日納”杯內蒙古呼麥電視大獎賽三等獎,并多次受邀參加區內外的大型文藝演出,該組合還多次赴韓國,日本,香港,臺灣等地進行文化交流演出。2010前往廣州參加迎亞運系列活動之《亞洲風采》的演出。2017年參加了庫布齊沙漠國際論壇會特邀演出嘉賓等等……
標簽【節目單】
快馬、小草、勇士贊、額爾敦山、酒歌、Samgaldai、夢中的額吉、駿馬、青白云、Amiran等草原民族歌曲
【成員介紹】
巴音布拉格,蒙古族青年男高音歌唱家。中國聲樂家協會會員,內蒙古音樂家協會會員,鄂爾多斯市音樂家協會理事。
2005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師從于我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常留柱教授。2009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蒙古國國立文化藝術大學聲樂系攻讀碩士研究生,師從于蒙古國國家功勛演員,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博士生導師海圖教授。 2011年9月到內蒙古大學鄂爾多斯學院任教至今。
烏云達來:蒙古族,男,畢業于蒙古國國立文化學院。在該組合擔任主唱、呼麥、 冒頓潮爾。
巴圖:蒙古族,男,畢業于蒙古國音樂舞蹈學院。在該組合擔任馬頭琴。
楊徽(蘇力德):蒙古族,男,畢業于蒙古國音樂舞蹈學院。在該組合擔任編曲、彈拔樂器、呼麥。
古斯樂其木德:蒙古族,女,畢業于蒙古國國立音樂舞蹈學院。在該組合擔任低音馬頭琴。
德布勒夫:蒙古族,男,畢業于蒙古國音樂舞蹈學院。在該組合擔任打擊樂、呼麥。
信息來源:上海徐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