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定路600弄3號樓黨小組長潘曉紅是睦鄰黨建樓組創始人,國定一居民區黨總支委員、第三黨支部書記。自2012年開展黨建樓組工作以來,她親力親為從細節入手、點滴做起,上門摸清樓道居民的實際情況,其中包括特殊高齡獨居老人,特殊群體形成需求導向。在此基礎上,先召開樓組黨建座談會,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落實了黨員結對,將黨員關心與服務深入到每戶家庭。同時,完整梳理樓組黨員情況,以及他們的所學專長,落實黨員責任區,形成資源優勢視角。
標簽3號樓組在潘曉紅黨小組長的帶領下,樓內鄰里關系更和諧,樓里做好事的人多了,愛管“閑事”的人多了;關心參與社區活動的人多了,鄰里糾紛少了,照顧老人上下樓梯的“愛心櫈”傳為佳話……樓組內處處洋溢著關愛與和諧。迎新春、共建文明和諧、鄰里一家親包餃子、包湯團活動中,83高齡老黨員積極動手參加。“樓組情深、品嘗菜肴”廚藝活動中,每戶備好拿手好菜,相互切磋交流技藝,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此外,8名退休黨員積極響應參與居民區《黨員會客廳》、《樓組下午茶》志愿者值班。
潘曉紅她的創新舉動,影響和感動到居民區樓組居民。2014年底,潘曉紅將三支部3號睦鄰黨建樓組經驗進行傳授,從示范引領作標桿,以點帶面帶動了一、二支部580弄4號、60號樓組開展睦鄰黨建樓組,傳遞了正能量。以【黨員唱主角,居民齊參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新模式,帶動三個樓組黨員隊伍不斷健康成長和發展。不斷拓展思路,整合有益資源,不斷挖掘潛力,發揮更大作用。形成睦鄰黨建工作品牌,開展情趣-家風-聚和項目、提供了社區居民之間的交往渠道,不僅拉近了黨員與群眾的距離,也加深了鄰里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了社區鄰居關系的重建,使原來關系冷漠、互不往來的鄰里關系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塑造了居民對社區更高層次的社會認同。
潘曉紅倡導睦鄰黨建樓組活動不拘泥一定的模式,按照“群眾有需要,黨員能做到要求,圍繞“溝通、互助、溫馨、和諧”主題,適宜、適時、適度地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做到有目標,無指標;有要求,不強求。樓組有事就多活動多溝通,重在黨員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以辦好實事服務人,以建立情感凝聚人,以參與管理影響人。
潘曉紅在“睦鄰樓組黨建”的推進與深化過程中,主動組織各種精彩活動:三個睦鄰黨建樓組開展了迎新春茶話會、慶祝三八婦女節居民收藏品及手工藝術作品展示會、義診健康知識講座、“聚和樓組、端午傳情”愛心活動、學習實踐“兩學一做”的讀書會、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讀書會、“志愿公益·分享快樂”為民服務活動……通過黨員帶動群眾,不斷拓展思路,整合有益資源,增強黨小組的凝聚力、戰斗力。
潘曉紅經常這樣說:我們開展睦鄰黨建樓組工作,目前收到一定成效。我們還要好上加好,要把黨建樓組工作推上新臺階、展現新姿態,樓組需要自治,社區需要共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