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軍開始全面更新航母電子戰裝備的時候,解放軍現在電子戰水平是怎樣的?能否對抗美軍航母的強電子干擾呢?關于這一點,日本是最清楚的,因為在2017年1月,日本發生了一件事情。
在今年1月9日,8架解放軍戰機進入日本海公海部分,當時日本的雷達開始進行監控。據說日本的雷達很快就出現了下雪花的情況,大片雪花彌漫在雷達屏幕上,導致日本根本搞不清我軍飛機在哪里,出動了多少架,都是什么型號,在向那些方向飛行。
于是,轟動的一幕出現了,日本各個基地都在起飛戰機出海巡航搜索解放軍戰機。當天起飛的日本戰機達到了100多架,其實解放軍只有8架飛機,分別是1架運8警戒機,1個運9電子偵察機和6架轟6。
其實,這里真正的厲害角色就是運9電子戰飛機,讓日本雷達下雪花那只是小露了一手而已。其實正確叫法應該是高新11電子戰飛機或者高新8電子戰飛機,因為有2個重要的改型,但是都是運9這個平臺。
其具體工作就是通過對電子信號的收集、監聽、破譯和截獲,獲得對方的實時情報和戰術動態。包括對方的戰術部署,并且還可以對電子目標進行針對性的電子打擊和強電磁干擾,但是高新系列電子戰飛機的具體性能和波段現在還是保密的。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后來日本出動了E-767這種大型預警機,而且這種飛機也具備電子戰能力,但是并沒有造成什么影響,反而被解放軍電子戰飛機收集到了一批平時不容易得到的電子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