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汽車化的同時,隨著汽車消費市場的日益成熟和人們生活消費意識的逐步提高,消費者更加追求汽車服務的多樣化。不過,對于不少從事汽車后市場O2O服務的企業來說,2016年,是一個寒冬。大家對中國汽車后市場普遍擔心企業在后市場的淘汰、轉型、升級中的發展問題。
對于汽車服務業的一個細分領域--汽車美容裝飾業來說,汽車美容護理行業正逐漸走向普及化、專業化,必將形成一個龐大的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黃金產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美容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車主在汽車保養上的投資平均在4500元左右,按照13年的私家車保有量1.3億計算,2017年全國汽車后市場容量大約是5100億人民幣,市場規模已然可觀。
不過,在汽車后市場的商機背后,也潛藏著巨大的危機。汽車后市場多年來的無序發展,特別是假冒偽劣已經引發消費者的信任危機。汽車后市場低端產能嚴重過剩,同質化競爭愈演愈烈,傳統的渠道模式正在走近死胡同。競爭開始白刃化,利潤幾近為零,甚至靠燒錢集客。
對于企業來說,需要找準切入點,以點帶面,用創新型、精細化營銷和標準化服務做口碑做體驗,做好打一場持久戰的準備。同時,保持對傳統模式的關注并形成差異化,做增值服務為盈利蓄力,提升競爭力。
就整個行業市場來看,汽車電子高風險、高利潤,需要大資源大資本。如何做好、做強,成為考驗企業和經營者的一個課題。
汽車后市場雖進入黃金時代,但方方面面亟待完善,當然有空間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競爭,有競爭就有游戲規則。首先得建立、健全大家都認同的游戲規則才是正道。一味憑借匹夫之勇蠻打蠻干,沒有團隊意識,沒有標準化認知,容易陷入投資陷阱。
今天,汽車后市場行業正在洗牌,市場正在重組,未來市場機遇還很大。市場秩序也在不斷建立當中,只有在一個良好穩定的市場秩序中,行業才能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