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行為規范可以造就一個人,一個壞的行為規范則能毀掉一個人。
進入高三以來,臨沂一中2015級校本部根據年級計劃安排,開展了行為規范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自覺、自制、自理、自立的良好個性心理品質,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頗見成效。
開學之初,年級部署安排規范教育活動,傳達開展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年級管委會成員分頭召開學生干部和常規檢查小組成員會議,部署安排年級的活動計劃,形成了以學生干部為骨干的宣傳帶動隊伍,為全面開展規范教育活動奠定了基礎。
加強對在閱覽室午休秩序管理,18位班主任輪流值班,督促學生按時參加集體午休,切實保障學生休息、睡眠質量,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學習,目前所有在校午休學生基本做到按時休息,安靜有序。
加強教室和活動室管理。除去正常的衛生要求外,教室內物品的放置也成為規范行為的有力抓手,課桌的書本放置有序、講桌的整理、投影儀器的開關、室內張貼物的整潔度、衛生工具的擺放等都成為規范教育的內容。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理,目前所有活動室,都排成45人的考場,以適應高三隨時進行訓練和考試的要求。
注重教育引導愛護公物、節約用電的意識。結合學校“厲行節約”的要求,目前所有班級做到白天及時熄燈、晚間人走燈滅。
規范自行車排放,結合各班級騎車走讀人數實際情況,重新劃定車輛放置區域,召開安全員會議,進一步明確自行車排放要求,多次組織隨機檢查評比,經過一段時間的規范治理,目前高三年級車棚整體排放有序,整齊劃一,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活動過程中,2015級校本部充分運用多種宣傳工具,如班會課,年級廣播,大屏幕等加以宣傳教育,使行為規范的落實更具體明確且易于操作。依托年級學生會成立高三年級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建立常規檢查小組,成員以學生干部為主,同時吸納表現積極的同學參與進來。
總之,規范教育活動的開展貫穿于教育、訓練、養成的全過程。持之以恒地落實規范,促使學生的行為從強制變為自制,從他律變為自律,逐步養成自覺的、良好的行為習慣,活動的開展對于高三年級的備考具有特別深遠的意義。
文宋昆鵬圖朱虹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