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布"終戰詔書",八年抗戰終于勝利結束。但抗戰史的遮蔽與還原,卻才剛剛開始,且迄今未能完成--如作為中國首次對日大捷,關于臺兒莊戰役的誤讀就很多。最典型者,莫若李宗仁因此戰聲名遠揚,而另一位主要指揮官湯恩伯,雖功勛卓著,卻飽受誣責。
這種誣責,主要來自李宗仁晚年所口述之回憶錄。李氏稱:臺兒莊戰役,在孫連仲部損失慘重,急需救援時,他"嚴令湯恩伯軍團迅速南下, 夾擊敵軍, 三令五申之后, 湯軍團仍在姑婆山區逡巡不進。"
以至李宗仁"訓誡湯軍團長說, 如再不聽軍令, 致誤戎機, 當照韓復榘的前例嚴辦。湯軍團才全師南下。然此時臺兒莊的守軍已傷亡殆盡。"后來,常有人視湯恩伯此舉為保存實力,或畏敵避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