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宇穿過的大衫、趙尚志用過的手槍、七星砬子兵工廠的機床……這些是國家一級文物,眼下正靜靜躺在東北抗聯博物館的櫥窗里。2015年8月1日,籌備多年的東北抗聯博物館基本陳列《抗戰十四年--東北抗日聯軍歷史陳列》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
楊靖宇穿過的大衫、趙尚志用過的手槍、七星砬子兵工廠的機床……這些是國家一級文物,眼下正靜靜躺在東北抗聯博物館的櫥窗里。2015年8月1日,籌備多年的東北抗聯博物館基本陳列《抗戰十四年--東北抗日聯軍歷史陳列》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
這是第一個專門為抗聯成立的博物館。
博物館是一幢白色建筑,位于哈爾濱一曼街,與東北烈士紀念館毗鄰。街名是1946年改的,以紀念女英雄趙一曼。這是一座充滿著東北抗聯氣息的城市,到處可見以抗聯烈士命名的街道、公園和學校:以東北抗聯第三路軍總指揮李兆麟命名的兆麟街、兆麟公園、兆麟小學;以東北抗聯第三軍軍長趙尚志命名的尚志大街;以東北抗聯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命名的靖宇大街、靖宇公園……
曾活躍在東北三省的東北抗日聯軍,孤懸敵后,在白山黑水間與數倍、數十倍于自己的敵人周旋。彭真曾如此感慨:"我們共產黨人領導的革命斗爭中,有三件事最艱苦:第一件是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第二件是紅軍長征后南方紅軍3年游擊戰爭;第三件是東北抗日聯軍的14年苦斗。"
1936年2月,東北人民革命軍發表了《東北抗日聯軍統一軍隊建制宣言》,改組軍隊建制為東北抗日聯軍,之后迅速發展,高峰時達到11個軍共三萬多人;1940年,還是東北抗聯,卻只剩下兩千多人。
戰亂中國,風云詭譎。這四年,正是東北抗聯最輝煌、最熱切,同時也是最艱苦、最慘烈的四年。
上山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