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個成立僅僅五年的汽車行業“生力軍”,正在深刻踐行著騰飛的使命,煥發新的生機。
◎ 《汽車人》記者 魏 帥
在中國車市微增長的大勢下,僅僅成立五年的廣汽三菱,以踏實肯干的特質,成就了中國車市今年的“銷量黑馬”,證明了“廣三人”的實力。
而它的中方決策者張躍賽,外表看起來溫和,親切感十足。但在工作中,他的身上卻時刻透露著那股子不服輸的拼勁兒和韌勁兒。
2013年6月,張躍賽被集團委派到廣汽三菱,擔任黨委書記、工會主席的職務。也就在此時,廣汽三菱工會成立,他一步一步地將工作做扎實,為廣三發展提供穩定基礎。直至2016年3月,在集團工作調整下,張躍賽升任廣汽三菱執行副總經理,正式把脈整個企業的發展。
而對于張躍賽和廣汽三菱來說,熬過了四年多的困難時期,終于迎來了收獲的時刻。今年1至10月,廣汽三菱累計銷量91051輛,同比增長達129%。以歐藍德為起點,廣汽三菱迎來了發展的新起點。
“成立以來,我們一直是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逐步在市場上、產品上走出我們自己的步調和速度。”在張躍賽的口中,廣汽三菱在取得階段性成績后,更加務實謹慎。而這,也正是一個企業長久發展、持續保持內生力的根本所在。
用產品說話
實現品質招牌,擺在廣汽三菱面前的第一道關卡就是股權問題。為了實現50:50合資,廣汽集團和三菱都費盡心力,經過整整三年時間的談判溝通,最終走上了中資和外資對等的合資模式。2015年11月,廣汽三菱全資收購進口三菱100%股權,使其擺脫了股權桎梏,成為發展的轉折點。
這一問題的解決也為廣汽三菱的發展奠定了穩固基礎。擺在張躍賽面前的,是重組后充滿活力的“新廣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產品成為了發展的關鍵。在張躍賽的積極主推下,廣汽三菱進行勁炫車型的全新升級,同時引入國產歐藍德車型,共同構成廣汽三菱的銷量增長點。
從過去的“被動”發展轉向現在的“主動”謀劃,廣汽三菱的發展更加穩健。在張躍賽的帶領下,廣汽三菱更加重視產品和技術研發,產品升級迭代更加頻繁,以適應更快的市場需求。針對歐藍德的熱銷,在今年接連推出歐藍德榮耀版、嘉樂版、 2018款,得到市場的高度認可。回望過去五年的發展,張躍賽動情地表示:“五年來對于產品品質的堅持,讓廣汽三菱的發展搭上了SUV市場快速增長的順風車。”
同時,廣汽三菱銷售公司于2016年底正式成立。全新打造的銷售公司將更加快速地對市場形勢變化做出反應,以更高的效率進行銷售和服務。此外,廣汽三菱將關注點放在經銷商關系上,通過推出“雙贏計劃”等一系列接地氣的活動,讓廣汽三菱和經銷商進行高效、快速的互動。只要是自家的經銷商,廣汽三菱就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們有信心,真正做到“讓經銷商賺錢”。
雖然身在決策者的位置,但張躍賽內心無時無刻不將自己看作是一名廣三產品的推銷員。用他的話來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一遛,產品好壞自己會說話。
身為陜西人的張躍賽,骨子里透著一股豪爽,說話有力,快人快語,好就是好,壞就是壞,一如他的做事風格。他以《汽車人》分享的一段親身經歷,證明自家產品的優秀品質。
事情發生在公司高溫假期間。今年8月底,張躍賽與友人一同駕駛著廣汽三菱歐藍德沿川藏線進藏。這個時節的川藏地區,雨水頻繁,道路非常危險。幾天時間,沿川藏線進藏的2600多公里山路,他們途中遭遇暴雨、高原反應、多次塌方事件,可以說是危機四伏。在這樣嚴苛的道路和氣候條件下,對車輛越野性能和安全可靠性都是一次巨大的實戰考驗。
對自己產品有著絕對自信的張躍賽,也想親自證實這份品質實力。意料之中,歐藍德的表現十分出色。不僅車輛沒有任何問題,同時在油耗上也表現得出乎意料。“大家對于歐藍德這類的SUV油耗都有一個定式思維,尤其是在這樣復雜的路況下,肯定油耗高得嚇人,但其實我們已經將歐藍德各項指標控制得比較好了,可以做到節油又安全。”理工科出身的張躍賽比常人更加執著于產品的品質和各項數據。
在他的實車實況測算下,從康定驛站到芒康驛站500多公里的崎嶇山路檢驗,歐藍德的百公里油耗僅為8.6L,也算是用實際行動打響了歐藍德的招牌。
當人們越來越多追求自駕游,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只有發展好的產品和服務才能助力消費者實現他們的需求。實際上,廣汽三菱向來是一家注重消費者人文關懷的企業,一直致力于加強消費者服務體驗,確保消費者在購車和使用環節無后顧之憂。而“驛站服務”項目,正是廣汽三菱今年建設“50公里半徑的服務圈”體系、升級車主體驗的一大重點項目。
“廣汽三菱一直將‘打造更好的服務’作為企業責任之一,因此我們將擴大‘服務驛站’的服務范圍,加快建設,讓更多消費者可以享受。”一如張躍賽所提到的,堅守品質良心,踏實做產品。
體系競爭力
熟悉張躍賽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扎根廣汽集團近三十年的“老將”。合資企業多年的從業和管理經驗,讓張躍賽對股東雙方的關鍵作用有著更深的體會。“產品實力固然是關鍵,集團的作用更加功不可沒。”
從廣汽集團到公司領導,再到企業的每位員工,對廣汽三菱未來發展的執著堅持,讓這家車企雖經歷了一段搖擺時期,但最終仍然回到了發展正軌。今年3月份,廣汽三菱的發動機工廠在長沙動工,集團領導悉數出席,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
同樣,在中國市場不斷壯大的同時,股東方三菱汽車最看重的市場。今年1月,三菱汽車首席運營官特雷弗·曼恩首站到訪廣汽三菱,與廣汽三菱深刻交流了營銷、管理和發展理念。
在三菱汽車日前公布三年中期經營計劃中,三菱汽車正式定下實現中國銷售網絡數量的翻番、中國市場2019年度達到年銷量22萬輛的目標。這其中廣汽三菱作為位于中國的合資企業,在整個計劃中發揮著更關鍵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繼特雷弗·曼恩到訪廣汽三菱之后,三菱汽車會長卡洛斯·戈恩一行于10月31日到訪廣汽三菱,與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廣汽集團副總經理、廣汽三菱董事長區永堅等廣汽集團、廣汽三菱經營層進行交流會晤,深化聯盟內部交流,同時也再次肯定了中國市場的重要地位。
隨著三菱汽車的加入,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以強悍的終端市場表現,成為世界上銷量規模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作為三菱汽車在華事業的核心,廣汽三菱的長足發展也得到各方股東的高度重視。
股東雙方的這份看重,張躍賽有著切實的體會:“以前我們股東方開會都是用日語,即使有翻譯加持,開次會也比較麻煩;現在我們都是用英語交流,簡化了流程不說,也更加平等了。”小小插曲,不難看出股東方對廣汽三菱重視程度的提升。
正是因為多方面的齊頭并進和互相支持,才能讓廣汽三菱的發展邁開步伐,加速前進。但與此同時,張躍賽清醒地認識到,現在的成績僅僅是短時的爆發,如何實現長久的發展、在未來激烈競爭中取勝,才是發展的關鍵。
這就是張躍賽所強調的內核的力量。“我認為這并不僅僅歸因于一款車型或者是一個階段的成功,更多的來自我們五年來的積累和沉淀。與廣汽三菱在市場上取得相對高速增長相比,我更看重是我們在體系上取得的內涵式增長。 ”
近兩年,廣汽三菱加快了在產品、渠道、服務等全產業鏈布局,快速構筑起企業全價值鏈的體系競爭力。由內而外的轉變,方能為未來發展提供持續不斷的動力。“展望未來,廣汽三菱將持續推進“SUV+新能源”戰略,把握發展機遇,達成更大的目標。”張躍賽表示。
五年時間,這家汽車湘軍不僅以“銷量黑馬”之姿殺出重圍,更實現了30萬輛的新車下線的歷史時刻。如今,廣汽三菱正以汽車行業“生力軍”的姿態,深刻踐行著騰飛的使命,煥發新的生機。
古人曾以“知天命,盡人事”來形容人在困難面前,竭盡全力拼到最后的不妥協精神。這正是廣汽三菱的做法,更是張躍賽的處事原則。
平時,只要張躍賽在廠區內,就會去公司食堂吃飯,這里也是大家與他“偶遇”最多的地方。看到飯菜花樣越來越多,員工的笑容越來越多,張躍賽嘴角會在不經意間露出會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