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世紀初開始,我國花卉苗木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2014年生產面積達到127萬公頃,2015年達到130萬公頃。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宏觀管理、分類引導等調控措施,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種植結構嚴重失衡、經營管理模式粗放、基地定位五花八門等諸多弊端。那么,新形勢下我國花卉苗木產業要如何轉型發展?
近年來,我國苗木產業在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消費拉動持續疲軟的情況下,仍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以福建省為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花卉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福建省花卉苗木全產業鏈總產值達559.04億元,較上年增長27.34%,其中,種植業總產值333.57億元,實現銷售額138.28億元,出口額1.03億美元。全省種植面積達120.10萬畝,其中設施種植面積13.22萬畝,分別較上年增長5.31%和3.44%。
不過,當前我國花卉苗木產業正面臨著總量過剩、結構性矛盾突出,同質化嚴重、低水平重復,缺少地方特色品種、缺少大規格標準化苗木等問題,花卉苗木產業是一項高成本、高技術和高風險的產業。只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發展新優品種,才能在市場中占據優勢地位。
那么,新形勢下我國花卉苗木產業面臨著哪些挑戰?
一是花卉苗木種植缺乏規劃。一些地方盲目種植,不僅花卉苗木品質低下,價格上不去,產值效率也低,無法形成復合經營模式。
二是缺少專業交易市場。由于一些地方在發展花卉苗木產業時沒有建成專業的交易市場,加之缺乏分類指導,致使價格混亂,無序競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場效率。
三是機械化程度低。由于盲目上馬,投入不足,機械化、設施化程度低,生產條件落后,致使勞動效率下降,產出與收益不成比例。
另外還有運輸配送和復合型人才的缺失等問題。花卉苗木產業被稱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之一,未來前景十分看好,同時機遇與挑戰并存,行業面臨的這些挑戰已經嚴重阻礙到行業的發展,花木產業只有加快轉型升級,逆境突圍,才能有新的發展跨越。